a
“十日复苏”艺术计划2021年成果展《夫算者》于2021年9月4日傍晚在上海美博美术馆顺利开幕。
本次展览主题《夫算者》引自《孙子算经》之序,它传达出的不仅仅是中国古代数学观,其更体现出中国应用哲学。如纪志刚教授在《孙子算经序》的数学哲理中所提:《孙子算经》中的“算”不单纯是筹码、算式,而是“算理”,其更强调应用与实践,具有中国特色。本次展览中,我们可以看到青年艺术家透过一千五百年前的古代数学观,思考中国当今强大的算法社会。
夫算者:天地之经纬,群生之园首,五常之本末,阴阳之父母,星辰之建号,三光之表里,五行之准平,四时之终始,万物之祖宗,六艺之纲记。
疫情的潜伏和出击,加速了人类的战略转移——现实社会镜像于互联网,延伸着人类的身体和思维,算法出现并迅速占据商业和公共决策场域,构建起如今的“算法社会”。“算法社会”中,万物皆被数字幻化,数字亦幻化为万物。这与一千五百年前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之序不谋而合,即“算”为宇宙本体。 本次驻留创作展览以《孙子算经》之序展开,借由一千五百年前古人的数学观,洞察与思辨当今的“算法社会”。当“算法歧视” “算法合谋” “算法霸权” “算法黑箱” “算法短视”的观点不断被提及,技术作为艺术的载体也催生着艺术的变化…… 艺术与数学绝不是偶然相遇,而是缘来已久。古与今,艺术与科技,本次展览以此独特视角组合,以窥探青年艺术家对“算法社会”的“解读”。
出席开幕式的主要嘉宾有:美博美术馆馆长孔孔女士、策展人王世坤、“十日复苏”艺术计划项目发起人王茜(Qiana)女士、评委团代表Vera女士、艺术家代表张旭以及参与本次展览的青年艺术家们。展出的作品亦是参与十日驻留项目的青年艺术家们在“夫算者”这个课题背景下通过自主解读、调研、讨论、交流,完成具有实验性的艺术创作。他们分别以影像、装置、绘画等作品形式传达对当下“算法社会”的思考,最终汇聚本次展览。
新面孔新思维,每位艺术家的创作媒介、形式各不相同,关注的视角、领域也各具特色,彰显了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多样性与活力。
《记忆在燃烧,遗忘在凝固/Memory is burning, forgetting is solidification time.》
作品媒介: 铁丝,锡纸,发泡胶,树脂+溶剂,蜡烛,海绵球▼
《异相·臆想/VARIATION & CONJECTURE》
作品媒介: 服装模特、不锈钢球、注射器、锡箔纸、立裁胶带▼
《未来的我们回头看/We look back in the future》
作品媒介: 胎皮船,密封玻璃罐,离体牙,人类头发,现成品▼
《关于我的100%诚实档案/The absolute true document of a part-time artist》
《沉溺/Sink#1,#2,#3,#4,#5,#6,#7,#8,#9》
直径20cm (#1,#3,#4,#6,#6,#8,#9)▼
《当太阳坠落时我依然很爱你/I still love you when the sun goes down》
▼
《当Yellow⻩不再哭泣/When Yellow Huang Not Cry》
作品媒介: ⼟味视频/AI Joey/Yellow⻩/Google翻译▼
《五个苹果/Five Apples》
欢迎各位前来观展!
出品 | 陈晖
展览总监 | 王茜 孔孔
策展人 | 王世坤
展览统筹 | 晓君
学术支持 (名字按顺序排列A—Z)|Ajuan Song (China), Conrad Hamather (USA), Eliana Negroni (Italy), Giò Carbone (Italy), Hongsheng Jin (USA), Julia Walsh Pralle (USA), Kong Kong (China), Kuzma Vostrikov (USA), Liat Smestad (USA), Lu Ming (China), Qiana Wang (China), Shaly Guo (USA), Stephen Bottomley (UK), Vera Zhang (China), Ziv Ze'ev Cohen (Israel)参展艺术家 (名字按顺序排列A—Z) | 陈小桁、陈昕昕、郭子铭、何琳、黄进炎、蒋云璘、李子麟、梁咏诗、苏洁、涂夏琳、张旭、张潇锐
策划:Revive in Ten
监制:Mei-Bo Art museum & MODA Space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