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贾又福画语录
北京大学中国当代艺术经典大家入史研究与传承工程
王恪松 贾云娣 孙玉霞 轩玉荣 孙莉 编 荣宝斋出版社
◎提高认识(之二)
这是一种可悲的殉道者,作卫道士而没有自己的新突破,僵死在恩师的脚下,岂不可悲?!因之,我们今天的教学,可以说是煞费苦心地、有计划地安排课程,把学老师要像老师这一阶段,作为临摹课的任务。学石涛一定要像石涛,学黄宾虹、李可染一定都要像,不像怎能学到手,不但面貌要像,还要透彻分析研究。全方位地研究前辈大师,打牢这个根基。
乡山牧趣图 68cm×122cm 1996年
乡山牧趣图(局部) 68cm×122cm 1996年
但是,我们的写生课和创作课,坚决不提倡像老师,这也是为了避免学生片面理解,避免学生一味跟着这老师跑。所以,我才决心不让学生像我,来个“矫枉过正”,学生哪一点都不要像,我从来都不让学生临我的画。可以临我老师可染先生的,但那是作为学传统、作为临摹课的任务,而不是写生、创作的任务。我要求学生写生、创作时,一开始就带着自己的头脑、智慧、个性、心性去面对大自然,去寻求极为个人化的那个天人合一的切入点,这样逐渐培养出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创造,建立起自己的艺术殿堂。
霞光云影图 79cm×53cm 1996年
思乡 12cm×15cm 1997年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