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向新的艺术领域开拓

  1980年初夏,轻工业部在苏州培训六省二市工艺美术系统的美术工作者,黄胄担任教师。随后又到杭州、安徽黄山一带指导徽墨宣纸的制作,这是他第一次较长时间居住于江南。1983年他又一次到了南京、无锡、苏州,并在那里疗养了三个月。这两次游览江南,使他领略了南国优美的山河。那里千年以来有数不完的文人墨客,薪火相传的不断发展的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给了他一个研究传统中国画的良好机会。他写生,见到什么画什么,画中有农妇、孩童,和西北不大一样的风土人情,还有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鸡、鸭、鱼、鹅和吃苦耐劳的好帮手水牛,以及在西北少有的翠竹、腊梅,使他的绘画题材大大扩展。在此期间,黄胄认真学习了文同、李息斋的墨竹,也临摹了扬州八怪的作品。但是,黄胄画这些题材的作品,却都以他自己的笔墨完成,饱含着他自己的艺术个性。

  在黄胄绘画创作这个时期中还要特别提出的是1984年他去了福建。在那里他多次去惠安的大渔村,那里的妇女都担负着集体和家庭生产、生活的重担,她们的服装奇特,装饰性强。她们有点儿像西北边陲的柯尔克孜族妇女,都是那么健康,那么热爱劳动,那么乐观。在劳动中、在休息中、在抒发爱情中,她们的情感是那样真挚,那样朴实,她们的美是那样大方健康,没有一点矫揉造作。他喜欢这种“美”,他真心实意地赞美这种“美”。在那个时期,他画了无数幅惠安女在劳动生活中的画幅,如《待归》《井边》《理网》《牧鹅》等等。丰富多彩的福建渔村生活和落落大方的惠安女,使黄胄的艺术表现领域得到新的开拓。

作者:郑闻慧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