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游走于传统与个性之间---邵大箴谈杨福音

  采访时间:2011年7月22日17点

  采访地点:北京恭王府安善堂 “旷远的担当——杨福音中国画展现场”

  采访人:刘乐

  受访人:邵大箴

  摄影:王灏凝

  记者:您能谈谈看完这个展览的感受吗?

  邵大箴:杨福音先生是一位非常有个性、有自己独特艺术观点的艺术家,所以他的画能给人多方面欣赏的空间。今天在研讨会上有人对他做这样的分析,有人对他做那样的分析,说明他的画有很大的精神性和包容性,不仅仅在精神内容上,在艺术语言上也是这样的。他艺术创作的本真是非常传统的,而他又是很现代的,因为他呼吸着现代的空气,他读现代人的书,他对现代社会有思考,他对现代的艺术,包括中国二十世纪以来优秀的传统艺术和外国现代艺术都是有所涉猎的。此外,他是画连环画出身的,所以他对线的运用非常精到,许多画家用线是为造型用的是为塑造人体用的,而他的线是为独立的艺术语言用的,具有一种独立的审美价值,他的艺术与传统到现代的脉络是一脉相承的,又是延伸的,所以他的艺术既是传统的又是很个性化的。所以,他的艺术是非常有意义的。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杨福音先生的用线,在这方面他有一种独特的用线方式,称之为“反线”,即线条应该有三种作用,一是线描部分地表达客观对象;二是线描应具有离开形的独立审美价值;三是线描要在整幅作品中起到平面分割的作用。对这种“反线”您怎么看?

  邵大箴:他的画其实有几个部分,一部分是他的艺术理念,即他对当今艺术的看法;一部分是他深厚的传统;此外,他还想在传统延伸的基础上能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他不敢说能排在传统大师的后面成为大艺术家,但他想有自己独特的创造,所以他的线有自己的制作和工艺,他的手艺,包括纸、水还有痕迹等,他在纸还未干时迅速的勾线,这些都造就了他绘画的一种现代的整体的面貌,而这整体的面貌又成为他独特的个性的面貌。

  记者:杨福音先生在文学上的造诣也是非常深厚的,您觉得这对他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

  邵大箴:他的文学修养、他读的书自然而然的就在他的画中流露出来了。他没有刻意去追求,而是随意画的,就像说话、写字一样,他的修养是自然流露出来的。他的创作是一种随意、自由的创作,而不是故意要把什么文学的东西画出来。他读了大量的书籍,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自然就成为他丰厚的资源,再加上他长期的实践,所以他的画是很有诗意、很有文学意味的。

  记者:那所有进行艺术创作的人,尤其是中国画画家是不是都有必要加强自己的文学修养?

  邵大箴:当然是,因为文学、艺术其实都是共通的。如果绘画中没有文学修养,那它的格调、趣味都会大打折扣的。有没有文学修养,其画出的画差别是非常大的。

  记者:谢谢您!

作者:刘乐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