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中国文人之笔墨观


水上人家2011年60.6cmX72.7cm


静物2008年60.6cmX72.7cm

  自然就是法。绘事创意为上,以华滋浑厚为工。此画事之重要在用笔。“纯全内美,是作者品节、学问、胸襟、境遇,包涵甚广。”(黄宾虹《画论辑》)

  自古以来的中国书画大家之“笔墨论”、“笔法论”甚多。许多极限于水墨之特性。但绝非江湖匠工技艺之说。王微《叙画》曰:“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以判躯之壮,尽寸眸之明。曲以为崇高,趣以为方丈。以叐之画,齐乎太华;枉之点,表夫龙准,眉额颊辅,若晏笑兮;孤岩郁秀,若吐云兮。横变纵化而动生焉,前矩后方而灵出焉。”

  宗炳、王微是文人,又是专画山水以示人格、思想之画家,有别一般,带有文人气息,并著有画论。以上王微叙画之论,笔者才学浅薄,理解更是难上难。对其深奥之哲理,必须反复熟读数十余遍,方可略悟一二。其实,愚笨的我,是画油画的,何必如此痴呆傻费力气?只因感觉其中深藏、贯通油画技法之灵性,虽不可以道里计,但绝不可一日无此君。其论:“趣以为方丈”、“前矩后方”、“故动生焉”,此乃“造型”、“品位”、“格调”之秘诀,亦是做人之格。“试以方形,端若君子;曲线邪笔,便不安定。”(傅抱石)

  所谓“动”即活也。人的认识论是相对而有限的。对物取舍之极限乃艺术之本。故绘画之最高境界、画格在于“生动”。“动”生于灵性,灵性之动,绘画之生命力也!

  中国画论之所以重笔墨、笔法,是因为视笔墨、笔法为生命之活力,而非工匠之手艺。

  由此可见,中国文人之笔墨观,即是人生观、哲学观。视用笔、用墨为一种生命行为。张彥远《历代名画记》曾批评曰:“然今之画人,粗善为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彩色,则失其笔法。”他出此言已一千年有余,有如批评西洋画法……。所以,黄宾虹大师曰:“分明是笔,笔力有气;融洽是墨,墨彩有韵。”“六法言气韵生动,气从力出,笔有力而后能用墨;墨可有韵,有气韵而后生动。”

  艺术,是很妙的!

2012-07-24

作者:庞均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