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声明:本文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雅昌艺术网”字样,纸媒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相关文章:
雅昌艺术网(孟玉芳)艺术市场上流通的郭润文的绘画主要的来源是国外,尤其是一些早期作品。郭润文曾这样讲述:“八十年代底、九十年代初我们生活都很困难,画画说实在的,光靠领工资肯定不够,经济上非常糟糕,我们那个时候卖画卖了很多画,卖了很多好画,很便宜的卖给台湾人或者新加坡人,或者是印尼的,甚至英国、美国的,便宜的不可想象,现在看来有些画卖出去得到的钱也就是一顿饭的钱,由于卖得便宜,你得把你的生活基础搞好,卖得便宜肯定就卖得多,卖得多,这些作品在国外积累就多,等艺术品市场好了,这些画都回到中国来了,越来越贵”。毫无疑问,中国的艺术市场以及收藏家的购买实力是吸引很多早期艺术精品回流的重要原因。
总体来看,郭润文的作品收藏地区在内地、台湾、香港、印尼、新加坡以及英国、美国等都有分布,主要收藏群体为内地藏家与海外华侨。其中,《永远的记忆》被内地著名藏家蔡铭超在2011年北京荣宝春拍中竞得,蔡铭超也是中国内地一位将上亿天价艺术品收入囊中的收藏家。《艺术家的故事》被偏爱当代油画作品的王薇以828万元收入囊中。著名藏家唐炬也有几件郭润文的作品,如《落叶的春天》等。美丽道国际艺术俱乐部的沈桂林目前拥有郭润文的2件重要作品:《天惶惶·地惶惶》和《梦归故里》。另外新加坡的王迈克、印尼的李国基等也均是其作品的收藏者。
附录:艺术家年表
郭润文,生于1955年,籍贯浙江。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获学士学位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现任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造型学院院长,国家画院油画院常务副院长,中国油画学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油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1955年生于广东省江门市,祖籍浙江;
1982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
1984年参加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 油画《生命》参加由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
1988年结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助教班;
1989年油画《回草原》参加第七届全国美展(南京美术馆);
1991年《历史不能忘记》获广东“七一”美展银牌奖;
1993年油画《痕迹》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双年展”获学术奖,中国美术馆;油画《艺术家的故事》参加“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获一等奖;《夏困》获广州美术学院教师作品展三等奖;
1994年油画《永远的记忆》参加“第二届中国油画展”获中国油画艺术作品奖,中国美术馆;油画《失去的空间》参加第八届全国美展(广东美术馆);
1995年油画《梦归故里》参加“第三届中国油画年展”获铜奖(中国美术馆);油画《艺术家的故事》等四幅作品参加中国当代油画家12人作品展(美国纽约 库柏联盟艺术学院);《失去的空间》获广东美展铜奖;
1996年油画《生存问题》参加首届中国油画学会展(中国美术馆);
1997年油画《广州起义》参加“中国艺术大展”获优秀作品奖(中国历史博物馆);
1998年油画《欲望的解释》等四幅作品参加当代中国青年艺术家八人展(意大利 雷委内青年艺术中心);
1999年油画《抚琴女孩》发表于“艺术界”杂志4月双月刊;油画《玩偶》等四幅作品选入“世纪之门”——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成都现代美术馆);油画《沉浮》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银奖:(中国美术馆);“中国当代中青年油画家——郭润文”油画集(江西美术出版社);编著出版画集“意大利十九世纪绘画”:(江西美术出版社);油画《抚琴的女孩》发表于“美术学报”的第一期;油画《对白》等四幅作品收录进“世纪末的回声”——新古典风艺术,画集;油画《女人体》等八幅作品收录进“一作画风”油画集(辽宁美术出版社);
2000年油画《永远的记忆》收录进“中国当代美术”上卷(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油画《天惶惶·地惶惶》等三幅作品收录进“中国当代油画经典解读”画集中(福建美术出版社);油画《封存的记忆》等两幅作品收录进“中国当代油画精神景观——记忆与忘却”画集中(广西美术出版社);油画《沉浮》收录进“中国当代美术图鉴”画册中:(湖北教育出版社)“美术”杂志第一期;编著出版画集《中国当代油画头像精选》(江西美术出版社);油画《梦归故里》入选“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油画专业“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结业;油画《老陕北》等三幅作品收录进“油画风景”画册中(古吴轩出版社);油画《缝纫女》《对白》等五幅作品收录进“油画人物”、“油画静物”等画集中(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油画《十九世纪铁匠铺》获“研究与超越”中国小幅油画大展艺术奖(中国美术馆);油画《相·之一、之二》参加第十六届亚洲国际艺术邀请展 广东美术馆;油画《汉子桑吉》收录进“20世纪中国油画图库”画册中“中国当代实力派——郭润文油画艺术”画册(天津杨柳青画社);油画《傀儡》等三幅作品收录进“油画静物”画集中(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油画《落叶的春天》等五幅作品收录进“二十世纪中国油画”画集第三卷第一册,同书收录本人论文“终生的策划”(北京出版社、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 油画《抚琴的女孩》发表于“中国油画”杂志第1期;论文“简析意大利十九世纪绘画”发表于“中国油画”杂志第五期;
2002年编著(合编)“油画间接画法”一书(安徽美术出版社);油画《椅子上的缝纫机》等三幅作品参加“首届艺术三年展”广州艺博院;评为广州美术学院油画教授;论文“我谈我画——与老锅的对话”以及油画《春眠》等七幅作品发表于“美苑”杂志第二期;油画《对白》等三幅作品参加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广州艺术博物院);
2003年油画《本命年》获“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中国油画艺术奖,中国美术馆;油画《玩偶》等两幅作品收录进“中国油画全集”画册中,中国文联出版社;油画《青春期》等六幅作品收录进“现代绘画材料研究”画册中,江西美术出版社;油画《姿态》等六幅作品发表于“东方艺术——中国著名油画家工作室访问”。并配张晓凌文章“古典也是一种当代性——郭润文VS张晓凌”,东方艺术杂志社;油画《艺术青年》参加“第一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高等美术院校展”清华大学美术院美术馆;“艺术界”杂志2003年3、4月双月刊封面人物,收录进《本命年等十八幅油画以及朱晓果文章“行走在时间的痕迹里,谈郭润文的创作”;
2004年被中国美协聘为“第十届全国美展”油画展评委;参展作品:油画《出生地》,广东美术馆;获“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油画《姿态》等五幅作品收录进“一面·另一面20个人的立场”画册,岭南美术出版社;油画《姿态》发表于“艺术界”杂志7、8月双月刊;被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创作院特聘创作研究员;《艺术青年》获“首届美术文献提名展”提名奖,湖北美术院美术馆;
2005年当选为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当选为中国油画学会常务理事,艺术委员会委员;油画《岁月无痕之一、之二》等三幅作品参加“首届中国写实画派展”中国美术馆;油画《岁月无痕之一、之二》发表于“艺术界”杂志9、10月双月刊;油画《出生地》参加“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中国美术馆;油画《出生地》参加“第二届北京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美术馆;油画《磨坊》“人与自然——第二届中国当代山水画 • 油画风景展”中国美术馆;油画《疲惫》、《天惶惶·地惶惶》等十三幅作品发表于“油画家工作室报告——解读肖像·解读静物”画册中,并配范勃文章“记忆的力量”上海书画出版社;
2006年作为评委作品,油画《沉静》参加“精神与品格——中国当代写实油画研究展”上海美术馆、中国美术馆;油画《大家闺秀》等四幅作品参加“第二届中国写实画派展”中国美术馆本人三十余幅油画作品以及郭润文与李放谈话录(文)在“唯美至尚”画集中作介绍,杨柳青画社;油画《五月的阳光》、《空间》、《红头巾女裸》、《站立的女裸》、《孤独》、《大家闺秀》等六幅作品分别发表于“艺术界”全年六期封二中;油画《傀儡之二》等十一幅作品发表于“画廊”杂志第一期;油画《戴眼镜的女孩》等七幅作品收录于“中国写实画派油画集”中,辽宁美术出版社;油画《沉浮》获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成立五十年来“50件经典作品奖”(广东美术馆);当选为中国文联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2007年油画《天惶惶·地惶惶》、《玩偶》两幅作品参加“正大气象——中国美术创作院展”中国美术馆;油画《睡眠中的女裸》等七幅作品收录进“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名师色彩”画册中,四川美术出版社;油画《孤独》等六幅作品收录进“中国首部高访真版写实油画研摹巨著”画册中吉林美术出版社;油画《大家闺秀》参加“全国画院优秀作品展”,湖北艺术博物馆;
2008年举办“郭润文油画展”,中国美术馆;
2009年油画《守望》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展” 湖北艺术博物馆;
2010年油画《守望》 参加“第九届中国艺术节·全国优秀美术作品展”,广州艺术博物院;油画《战士》参加“油画艺术与当代社会——中国油画展”,中国美术馆;12月,参加“2010中国写实画派小幅绘画作品展”;
2011年“东方既白”中国国家画院院展;油画《战士》;等三幅作品;国家博物馆;中国写实画派七周年油画作品展;油画《后台》;等三幅作品;中国美术馆;
2012年“可见之诗”第二届中国油画写生作品展;油画《小婷婷》;中国美术馆;“面觑·侧隐” 郭润文陈子君油画作品展;北京“美丽道”国际艺术机构;
(声明:本文版权归雅昌艺术网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姓名和“来源雅昌艺术网”字样,纸媒转载请与作者联系,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作者:孟玉芳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