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影报明星摄影文化研究中心影友登上南极大陆之三

2015-01-22 00:00

回望南极 冰封的世界 火热的激情

  2014年11月12日-12月4日,人民摄影报明星摄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之平和该中心顾问侯贺良、鞠航以及多位常务委员启程开始了醉美南极、光影无限的南极旅行。


《谁家的宝宝》王建军 摄


难以言说的亘古原始之美

  吸引人们前往南极大陆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的原始之美,亘古之美,洪荒之美。南极被发现才10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晚、人类活动影响最小、自然生态环境保护最好的地区,目光所及,躯体所触,镜中所录,都是亿万年之前的净土净物。在南极,你所拍摄的美景之于真实的存在,是肤浅的;你所描绘的文字之于无限的神秘,是苍白的;什么叫大美无言,只有到南极才会真真切切地体会到其中的内涵。

  南极是冰封世界,无处不在的冰川、浮冰、雪山甚至暴风雪都是摄影人的最爱,走进南极,就走进了冰雪雕刻的艺术殿堂,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看不到,开始你会边按快门边啧啧称奇,到后来你只能屏住呼吸把手指按痛连感叹的机会也没有。因为,每按一次快门都可能是最后一次,许多漂浮在南大洋的冰川和浮冰与你擦肩而过可遇不可求,这些艺术品会永远离你而去不知所踪。所以,南极拍摄需要一次成功,考验无处不在。

  11月23日下午5点,南纬55度04分46秒,西经36度19.12分,在邮轮的右前方飘来一块长1公里的巨型浮冰,呈矩形状,非常整齐。浮冰只有十分之一露出水面,可想而知它的体积有多大。如果每瓶水500毫升,这块浮冰的水能装370亿瓶。当我们还在惊叹不已的时候,下午6点28分,南纬55度05.87分,西经36度37.76分,又发现一块35公里长20多公里宽的浮冰漂浮而来,邮轮从它身旁经过了好长时间。这块浮冰是2009年从一块长达300公里长的浮冰上崩塌而成,被命名为B17a,已经漂浮了五年。那块300公里长的浮冰是2005年从澳大利亚靠近南极的地方崩塌下来的,被命名为B15a,在南大洋已经漂浮了10年。船长有25年航海历史,也是第一次遇到B17a,这也是我们的一次奇遇。

  在庆幸这次上帝垂顾的同时,也在感叹当年泰坦尼克号的沉没,现在理解了,即使再大的邮轮撞到这样的浮冰,焉有不沉之理。

  目前已知的最大冰川漂浮在海面上,有472960平方公里,相当于法国的国土面积。这就是南极的伟大,南大洋的伟大!

  南极气候非常干燥,每年的雨雪总量不足5cm,到南极必须抹防晒霜涂唇膏,多喝水多吃水果,不然会皮肤干裂。南极的冰是淡水冰,主要靠这每年不足5cm的累积。经过百万年甚至是亿万年的层层积压,南极冰层的平均厚度达到1892米,最深的可达4776米。南极的淡水占世界总量的90%,如果南极冰层溶化,海平面就会上升98米。南极冰层下面还隐藏着一个1600平方公里的淡水湖,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谜。冰川上有层层挤压的痕迹,就像大树一样代表着年轮,一层年轮有上百万的历史。拍摄冰层的质感,当然还是高像素的哈苏相机,可是船上的晃动无法施展,有带去的也只是徒劳而已。

  假如光的颜色是用时间计算的话,那么南极冰蓝的资历是十几万年、几十万年甚至更长,冰越老,光越蓝。几十万年的冰蓝,时而淡柔,时而通透,时而深邃,时而幽怨,随时蓝得让人心颤。11月27日,原定登陆南极大陆夏洛特湾Portal·Point,可是遇到的浮冰太大临时取消,改为巡游海湾的浮冰。峡湾在一片冰川雪山包围之中,风平浪静,万籁俱寂,浮冰连片,奇型怪状,在这样一片浓厚的艺术氛围和神秘气息中,甚至你连大气都不敢喘息,生怕打破这片仙境。黑色的海水,白色的雪山浮冰,构成这片水墨画的基调,而在这基调中最引人注目的能够穿透心田的,无疑就是那抹从浮冰的底部或者是浮冰镂空的洞穴里发出的幽幽蓝光,给这幅巨大的水墨画涂抹着几十万年上百万年永远也涂抹不完的色彩……影友们惊呆了,一时间竟然听不见惯常的咔嚓咔嚓的快门声。


完成一次超越自我的人生修行

  回望南极,方觉收获的不仅是各种奇幻风景,还有超越自我的一次人生修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后者比前者更重要。

  影友梁艺译回来后总结说,人生的事业和生活就是天平的两端,当事业忙到严重没有生活时间,没有生活品质了,那其实是人生的负增长!把生活品质看作财富,才能掌握好生活、事业的平衡,生活的从容淡定,所以我把预算买车的钱修改成游资。不说走就走,永远没时间,放心去旅游吧,你在家里其实没你想象得那么重要!

  他的总结或许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这次去南极有140人,来自全国各地,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13岁,大家怀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到南极来看看世界的本来面目,人来到世界上走一趟不容易,不论你贫穷还是富有,最终都要回归自然。既然生不带来,死不带走,为什么不抓紧机会到世界的尽头看看这个生你养你让你牵肠挂肚的地球呢?

  当然具体到每个人,经历不同,爱好不同,感受也就不尽相同。对于有钱人来说,不能辛辛苦苦一辈子,还要周游世界享受一番;对于年轻人来说,开阔视野有利于事业的发展;对于初中生来说,请假来拓展经历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对于重病患者来说,看一眼最后的净土是对生命的敬重;对于热爱大自然的探险者来说,极地是他们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摄影人来说,摄影给自己多打开了一扇观察世界的窗户,同时也多了与大自然交流的途径。还有一种不拿相机的摄影人,只是静静地与自然界进行心灵的沟通交流,心动的时候偶尔用手机拍下,我把他称之为心灵摄影师。当你面对静谧而奇幻的冰雪世界,惹人怜爱又生命顽强的极地生灵,脆弱敏感的生态环境,翻滚着黑色巨浪的德雷克魔鬼海峡,呼啸的白毛风裹挟鹅毛大雪迎面扑来,你就会对沧海一粟,对生命的价值,对大自然,甚至对一切一切,产生新的理解……

  这种收获,不必言说,它会静静地伴你度过一生……


醉美南极 摄影天堂

本报明星摄影文化研究中心推荐作品



《南极花开》梁艺译 摄


《南极晚霞》李勇 摄


《南极王企鹅》侯贺良 摄


《奇遇》王作鹏 摄


《王者归来》鞠航 摄


《专注》吴慧芳 摄


《和谐共存》蒋小锋 摄


来源:搜狗搜索-人民摄影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