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人民摄影报明星摄影文化研究中心影友登上南极大陆之一

2015-01-22 00:00

回望南极 冰封的世界 火热的激情

  2014年11月12日-12月4日,人民摄影报明星摄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之平和该中心顾问侯贺良、鞠航以及多位常务委员启程开始了醉美南极、光影无限的南极旅行。


本报明星摄影文化研究中心影友登上了南极大陆。


编者按

  去南极旅行拍片,对我们多数人来说仅仅是一个遥远的梦想,一场冒险的奢望。不仅要有不菲的财力支撑, 还要有良好的体力、充裕的时间予以保障,更要受自然环境和天气条件的种种制约。

  然而,就有这么一帮人,他们勇于挑战,不畏困难, 把南极旅行拍片作为自己人生的一项目标和一场修行。

  2014年11月12日-12月4日,本报明星摄影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夏之平和该中心顾问侯贺良、鞠航以及多位常务委员启程开始了醉美南极、光影无限的南极旅行。

  他们长途跋涉20000公里,飞行途中近40个小时,乘船漂洋过海15天,克服了晕船,经历了白毛风、暴风雪等恶劣环境的影响,终于抵达南极的福克兰群岛、南乔治亚岛和半岛大陆。

  这是一次探险之旅!这是一次行摄之旅!这是一次修行之旅!

  在那里,他们尽情饱览了地球上最纯净最原始的冰雪世界的奇幻美景,亲密接触了生活在极地充满灵性的野生动物世界,酣畅释放了自己的镜头和快门,更从中得到了一次自我心灵的净化修行,为人生增添了一笔值得书写和回味的美好记忆……

  期间,他们还和新之航传媒集团、德迈国际旅行社共同组织影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摄影活动,成立了极地摄影俱乐部,激发了大家的摄影热情,收获了一批优秀作品,同时对于如何进一步发展极地摄影摸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在此,期待中国摄影家有更多更精彩的极地摄影作品问世!


  一次摄影沙龙,许多人问旅行家摄影家阿云,你到过多少地方,他想了想回答,南极和北极。他到过的地方不计其数,用世界先生称呼绝不为过,但只有这两个地方可以代表整个世界,缺一不可。

  2014年岁末,我从南极归来,在半年之内,实现了两级跨越的梦想。至今,似乎还在梦里。有影友和朋友不断问我,跑那么远值得吗?对于这个问题,一两句话还真说不明白。我只能说,不到南极,人生之旅不够圆满,摄影之梦留有缺憾。

  南极,是旅游和摄影绕不开的话题。


引人入胜的探索之美

  1914年初,英国探险家沙克尔顿在《泰晤士报》上刊登了一则招聘启事:“赴南极探险,薪酬微薄,需在极度苦寒、危机四伏且数月不见天日的地段工作。不保证安全返航,如若申请成功,唯一可获得的只有荣誉。”最终,他从5000名报名者中选中28人,经过一年多艰难困苦的航行,靠一艘小木船于次年10月24号登上了南乔治亚岛,并获得英国皇家南极勋章。今天,2014年11月22日下午两点,我们一行中国游客在南乔治亚岛古德里港的一个白色墓地,向这位长眠在南极的享誉世界的著名探险家致敬。

  乘着现代科技武装的豪华邮轮才能到达这里的我们怎么也不会相信,当年沙克尔顿靠一艘小木船能够战胜南大洋的惊涛骇浪,而且靠着惊人的意志和体魄能够穿越悬崖冰川死里逃生。更有象征意义的是,他在参加完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22年重回南乔治亚岛参观时,不幸心脏病发作而永远留在了给他巨大荣誉的这座南极小岛上,年仅48岁。

  如今,沙克尔顿已成为南极精神的象征,成为科学探险精神的象征,更成为人类战胜艰难困苦的象征。

  当我们一群所谓的勇敢者跟着探险队员耗时7小时重走当年沙克尔顿最后耗时40小时徒步逃生的路线时,无论是风光无限的冰川湖泊,还是碎石嶙峋的山崖峭壁,仿佛都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光芒四射的激情。想想看,我们只是走了一段比较平缓的路已经累得够呛,当年他们可是在体力不支、缺粮断水、方向不明的状况下仅靠指南针和坚强的意志战胜这段艰险的。

  探索未知是人类生存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最原始的本能和冲动,因此,南极之于科学,之于探险,之于旅游,之于摄影……都有无穷的魅力。因为,人类认识南极才刚刚起步,拍摄南极更是刚刚开始!

  这次去南极的140名游客中,带专业摄影器材的只有四五十人,带远射镜头的不超过10人,和国内景区摄影扎堆的情景相比差距甚远,而且对于广袤的南极大地来说一次来个上百人的队伍并不算什么。南极大陆1400万平方公里,南极圈范围更广,气象万千,环境恶劣,变幻莫测,可以说处处是景,惊奇不断。已知的东西很多,未知的东西更多,想拍是拍不完的,想重复也很难。在南极的15个日夜里,有七天是“航海日”——在一望无际的南大洋航行。即使这样看似无聊的航程,惊奇也在不断发生,与鲸鱼的三次不期而遇,就是发生在吃饭睡觉或是听讲座的过程中,大家像救火一样回到房间穿上棉衣拿起相机冲上甲板。11月22日下午3点,邮轮由南乔治亚岛向南极进发的途中发现一对虎鲸在船的一侧游戏,或近或远,尽情表演,让大家拍了够。据船上的鲸鱼专家讲,这是人类在这片水域的第8次发现,而且是高清记录,他们回去要上报有关部门。

  对于南极摄影,应该承认,中国的摄影专业水准较之国外还有很大差距,没有人拍出《帝企鹅日记》、《冰冻星球》这样的国际大片,能够发现和拍出人所未见、堪称第一的更少。从这个角度讲,极地摄影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醉美南极 摄影天堂

本报明星摄影文化研究中心推荐作品



《对峙》王建成 摄


《搏斗》周文 摄


《冰影重重》郝鹏 摄


《高歌》王其林 摄


来源:搜狗搜索-人民摄影报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