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1-30 18:45
“那些山水时代——三十五年”水墨时代艺术家联展参展艺术家合影
由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中国文化报》携手中国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举办的,“那些山水时代——三十五年”水墨时代艺术家联展于2015年1月30日在上海图书馆第二展厅举办。本次展览展出五位山水画家蔡萌萌、陆天宁、汤哲明、游波、黄琳琦的部分作品,呈现了改革开放三十五年以来,山水画由复兴而发展的探索之路及其所取得的成就。对他们而言,除了传统的滋养、学院的培养,以及个人对笔墨的理解与修炼、对造化的感悟与表现都留有这三十五年来各种创作观念和艺术思潮的影响与痕迹。
“那些山水时代——三十五年”水墨时代艺术家联展座谈会现场
展览以座谈会为开幕仪式,由龙美术馆执行馆长黄剑主持,《新民周刊》社长丁曦林和参展的五位艺术家参与。通过对每位画家的艺术形式进行阐述,继而谈论到艺术市场及学院派画家的市场问题。中国文化产业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在本次展览的谈论上说,现在的收藏大多是有导向性,许多收藏人想要收藏作品都会通过一些的展览等渠道进行收藏,像本次展览的三位中青年艺术家们的作品,只要有展出机会都会有藏家询问。相反,现在年轻的画家也许没有被更多人接受,但是只要是扎实艺术功底和特有的创作形式,也是会被收藏者们慢慢接受。
汤哲明作品
蔡萌萌作品
陆天宁作品
游波作品
“迹有巧拙,艺无古今”,艺术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成功的作品也都有鲜明的时代精神。进入展厅观展,最先看到是中青年艺术家们的山水作品,依次走到展览最后部分,引入眼帘的是两位80后艺术家的当代水墨创作,风格与展厅前面的传统山水写生作品有鲜明对比。年轻艺术家游波本次展出的十多幅作品中,没有多幅的系列题材,而是让每幅画都成为独特的一个“系列”。游波自己介绍,每幅画都有背后的故事,而其中一幅“鸟巢”题材作品,是2008年游波毕业设计作品完成后,一群朋友邀约去看奥运火炬来到杭州的传递过程,但由于记错时间,而错过了观看奥运火炬的传递。可能觉得遗憾,“奥运”这个念头一直出现,心血来潮开始创作这幅“鸟巢”作品,画面上利用皴法乱柴,形象的呈现出鸟巢建筑。
黄琳琦作品
展览中年龄最小的黄琳琦刚从中国美院硕士毕业,展出的大多是毕业前后时期不同风格的创作,作品中许多的留白处理技法展现出其技法功底。展览中有一个“徽派建筑”系列作品是黄琳琦的硕士毕业设计,淡墨的画面呈现出徽派建筑的白墙青瓦特点,画面的建筑一层层往上叠加,并能看出每个房屋间的石阶小路,而所有的石阶小路从下往上,都会通向一扇门。黄琳琦回忆,当时毕业设计时期心里会有一些压力,而这些石阶小路旁边的事物象征着各种荆棘,但是沿着石阶往上走,总会找到一条自己的出口。同样是徽派建筑题材,在淡墨作品对面,与之相反的是五幅小尺幅色彩鲜艳的《古城轶事》系列,黄琳琦说,当时自己是想要用不一样的心境来进行另种风格的创作,才出现了这一系列的类似敦煌色彩的“徽派建筑”。
展览通过了解和梳理这五位画家的经历和创作,由此反观“新时期”以来山水画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由此看出,“改革开放”的“大时代”决定了这一代甚至两代艺术家“承上启下”的命运,“承上”不易、“启下”更难,这也是本次展览的意义所在。
来源:雅昌快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