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2-02 00:00
sczz029
《收藏》杂志官方微信,以21年专业积累为大家提供古玩收藏的常识性阅读,每天推送新鲜、有趣、有用的独到资讯,立志做每位订阅者的趣味移动博物馆,将诸位的时间缝隙填补得意趣盎然。
别猜了,不是《兰亭序》
而是《平复帖》。
《平复帖》,中国历史上第一件流传有序的法帖墨迹,被誉为“中华第一帖”。很荣幸地告诉你,她藏于故宫博物院。作为西晋大文学家陆机所作,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真迹,比王羲之的《兰亭序》还要早60多年。因内有“恐难平复”的字样,故取名《平复帖》。
《平复帖》23.8×20.5厘米,牙色纸本
释文:“彦先羸瘵 ,恐难平复,往属初病,虑不止此,此已为庆。承使唯男,幸为复失前忧耳。吴子杨往初来主,吾不能尽。临西复来,威仪详跱。举动成观,自躯体之美也。思识□量之迈前,势所恒有,宜□称之。夏伯荣寇乱之际,闻问不悉。”(启功释文)
《平复帖》字体在章草和今草之间,是向朋友问候疾病的书札,全帖只有85个字,帖上有宋徽宗赵佶瘦金题签,钤下双龙圆玺,前后钤“宣和”、“政和”印玺。还有楷书“晋平原内史关郎陆士衡”11个字。另外还有明朝韩士能、董其昌,清代梁清标、安岐等的收藏印。
巴掌大的一张纸,为什么那么珍贵?
这首先要从它的作者陆机说起。他的祖父陆逊,就是策划智取荆州、指挥火烧刘备连营700里的东吴名将。他本人是西晋太康、元康年间最有声誉的文学家,为文讲求音律谐美,讲求对偶,是骈文的奠基者。其代表作《文赋》是中国第一篇系统的创作论,对后世文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历史上不少书法名作,都是偶然写就。大约在无意之间,作者更能挥洒自如,“佳作天成”。陆机的这个作品,使用秃笔书写,笔法质朴老健,笔画盘丝屈铁,结体茂密自然,富有天趣,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后人赞其“秃笔蘸墨,抒发痛楚之情,其用墨确实是神乎其技,冠绝古今”。
《平复帖》的价值,更在于它在中国书法史上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它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书法真迹,被尊为“中华第一帖”。据《宣和书谱》记载,《平复帖》作于晋武帝咸宁初年,即公元275年,比《兰亭序》的书写时间早79年。而且该帖是真迹,若与留传下来的《兰亭序》唐朝摹本相比,则早360年以上。其珍稀性无与伦比。正如明人董其昌题跋所云:“右军以前,元常以后,惟存此数行,为希代宝。”
在中国书法的演变过程中,《平复帖》也有着重要的地位。中国书体的演变,大约经过篆书、隶书、章草、楷书、今草(楷书与今草处并列地位)、行书几个阶段,《平复帖》介于章草与今草之间,是两者过渡时期的典范之作。章草到今草的转变,曾经历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唯有陆机的这篇墨迹有幸流传至今,成为这一转变的重要见证。
(本文转自书法思考公众号)
来源:《收藏》杂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