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各国如何应对“文物涂鸦”?

2015-02-02 09:07

  随着旅游人数增多,“文物涂鸦”的行为时而出现。一道道印记,成为文明瑰宝难以愈合的“伤口”。如何保护文物古迹,如何惩治破坏文物的行为,一些国家的做法也许值得借鉴。

  日本:学生停学校长道歉

  乱写乱画在日本曾一度是一种文化传统,日语叫“落书”。据说日本人自来喜好“落书”,吴哥窟留有江户武士的残墨,法国、瑞士的观光胜地近年也可见他们的字迹。不过,如果将这种习俗带到国外,则不免受到严厉追究。

  2008年6月,日本游客在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大教堂发现日本某大学女生到此一游的留名,拍下照片,用电子邮件发至大学。调查属实,日本京都产业大学的校长坂井东洋男通过媒体,就本学校在籍的3名学生在意大利佛罗伦萨旅行期间,于大教堂乱写乱画一事向公众道歉;并且给上述3名学生以停学的处分。同时,这3名学生向大教堂递交检讨书,并且再次自费前往意大利,亲自参与消除乱写乱画的作业。

  无独有偶,另一所大学的校名也涂抹在大教堂上,校方把犯事的学生处以停学两周,向意大利国民深表歉意。事情竟接二连三,某高中棒球教练也在那里留下本人和爱妻的名字,最终被解聘。

  印度:最高罚款5000卢比

  为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印度从1958年到1973年先后出台4项法案、法规。1992年,印度政府又出台一项修正案,严禁在历史古迹周围100米内进行开发、建筑活动以及从事经营活动,并对遗址100米到300米以内地区的经营活动加以限制。根据印度古迹保护法规规定,损毁古迹将处以最高5千卢比(约合人民币509元)罚款,或判处最长3个月监禁,或两项处罚并行。

  印度拥有技术比较先进的文物保存和修复队伍。另外,印度文物保护界认为,“人民的参与是最好的保障”,这也是印度文物界对外宣传的一句口号。印度将每年11月19日至25日定为“世界遗产周”。每到此时,印度文物考古界就大力进行文保宣传,提高民众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意识,收效显著。

  法国:使用抗涂鸦制剂

  法国家长注意从小就在孩子们心中树立保护公共物品和文物古迹的意识。无论多小的孩子,只要在公共场所喧哗、打闹,或是乱涂乱画,都会被家长严肃批评。法国一些城市和景点还使用高科技防止乱涂乱画现象的发生。马赛市政府在一些建筑物上使用抗涂鸦制剂,多数涂料无法在墙面上留下痕迹。

来源:艺术国际-评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