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青沁和田玉帛润 千年传承万代情

2015-02-02 11:55

  华夏收藏网讯 中国人佩戴玉石的习惯由来已久,人们将其视作美的象征,也将它与生俱来的那种优雅气质与世代中国人所崇尚的君子之风相融合,老百姓们对玉石爱慕不已,而文人雅士们更是玉不离身。而作为在我国使用历史最为悠久的和田玉,不仅承载着时代中国人的美妙情思,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象征。

  历代诸子百家以儒家学说诠释和田玉并赋予“德”的内涵,于是,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广泛传播,并被全社会所接受,成为我国玉器久盛不衰的精神支柱。这种寓德于玉,以玉比德的。观念把玉和德结为一体;同时,又将玉与君子结缘,物质、社会、精神三合一的独特玉意识是我们华夏民族的思想建树,成为中国玉文化的丰富思想和精神内涵。中国玉文化延续时间之长,内容之丰富,范围之广泛,影响之深远,是许多其他文化难以比拟的。

  古人说,玉有五德,历史人文赋予玉有五种高贵的美德,分别是仁、义、智、勇、洁五德,与之相匹配的,是玉石的五种特征,就是要温润、内外一致,敲击声音清脆、不容易损坏和断口平滑不会伤到别人,所以古代佩戴玉石的都是自诩为君子的人,君子如玉嘛在民间,玉石产品被作为辟邪、保平安的圣物。

  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玉石来源约有一百余处,中国历史上在用玉制度方面早已体现出真玉、非真玉的界定。帝王是中国古代最高阶级,和田玉在成为真玉的同时,也就成为帝王用玉。此后,经过无数的岁月,和阗玉方才走入民间,其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国的“国石”。它像一颗明珠,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重要象征之一。

  和田玉与中国文明的发生、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可谓渊源深远。从殷商开始,以和田玉为主体的玉器工艺美术新时代登上了华夏民族的玉坛,才出现了称誉世界的“东方艺术”,才形成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玉器史,成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艺术史上的辉煌成就和世界文化艺术宝库的珍贵遗产。

  我们看到,在过去的十几年里,和田玉的价格一直都在飞速上涨,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和田玉籽料开采难度的增加以及资源的日益稀少,而更多的则在于投资者的狂热追捧以及商家的炒作。投资者们过分地追求利益而忽略了其蕴含的文化价值,“重料轻工”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实我们都知道,和田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传承这么多年而不衰,不仅仅是因为它天生丽质,而更多地是在于我国人民所赋予它的文化内涵,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工艺师的创意可以赋予玉石新的生命以及永恒的文化魅力,而这种文化的传承才是和田玉得以流传至今的根本。

  和田玉千姿百态的造型,各种线条和花纹组成的画面,与人的审美观结合起来,就会形成丰富的想像空间,带你进入一种意境。经过玉雕大师的斟酌雕刻后的和田艺术品更显奇石的天然艺术价值,引人入胜。

  在和田玉悠扬的历史云烟中,清代宫廷玉器大部分都是用新疆和阗地区的玉料制作,用青白玉做成器皿的最多,青白玉石质地细腻,色如凝脂,洁白无瑕,堪称玉石中的极品。

  此件和田青白玉挂件质地细腻、温润、油性好;表面纹饰清晰、工艺精湛、包浆老道,呈蜡状光泽,为收藏投资佳品”。而且价格也十分的“亲民”,无论是自己佩戴还是作为礼物互赠交流感情,都是极为不错的选择。

  据广州百鸿艺术市场部刘经理介绍:和田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玉质本身,更重要的是它的人为艺术,就是面对一块和田原石,玉石雕刻大师绞尽脑汁,精心设计和运用和田本身的颜色“俏色巧作”,雕刻成各种艺术品。图中展示的挂件充分的体现了雕琢技艺,将和田本身的气场发挥到了极致,灵动的先天,活泼的造型,无一不彰显了这款和田挂件特有的气质和灵气。

  文章来源于:百鸿艺术,更多关于广州百鸿艺术品展览有限公司活动可关注百鸿官网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