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北京东城新增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

2015-02-02 14:52

乔 斐

华夏收藏网徐 日前,在国务院公布的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北京市东城区有3个项目入选。分别是数来宝、古代钟表修复技艺、安宫牛黄丸制作技艺。同时,有6个项目入选北京市级名录,目前,东城区非遗数量达到136项,在全市名列前茅。

作为一种来自民间的口头演唱艺术,数来宝从最初半乞半艺的说唱形式逐渐演变成今天的“快板艺术”。数来宝是曲艺的一个门类,它在表演的时候不是歌唱而是数念,属于韵诵的曲种。数来宝的最大特点就是“三快”,即“眼快、心快、嘴快”,艺人们能随机应变,触景生情,看见什么就能编出来、唱出来。早在明朝初年这种技艺就有了师承关系,北京一带有索、李、朱三家,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经历了“串街走唱”和撂地演唱的过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艺术门类的交流融合,现在人们大多将数来宝、快板和快板书统称为快板。

故宫修复钟表的绝活延续至今已达300多年,此次一同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古代钟表修复技艺绝对是一项细活。现藏故宫的古钟表大多为清乾隆年间所制,乾隆皇帝酷爱奇巧的钟表,御用钟表的表盘多用珐琅和铜镀金等昂贵材料所制,造型考究精美,因此,保养和修复起来也颇为费工夫。1924年溥仪出宫后,仍有人在故宫从事古钟表的保养与修复,第二年,故宫博物院成立,古钟表的修复工作一直没有停息,并延续至今。2000年后,修复技师亓昊楠作为年轻一代,继续传承古钟表修复技术。

同仁堂有十大名药,排在第一的就是安宫牛黄丸。同仁堂生产安宫牛黄丸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清同治八年,它的显著疗效源自世代相传的精湛工艺。至今同仁堂还保持着“净料投料”“依法炮制”的传统制作技艺。在制作过程中,采用均筛混合法、套色混合法保证药粉均匀混合,适宜的炼蜜、合坨、制丸使药性更稳定。其中,蜜丸手工裹金是国家技术秘密,蜡丸包装技艺使药品质量数十年保持性状和疗效。

除此以外,在前不久公布的第四批北京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东城区有6个项目入选,分别为掌礼司太狮老会、吴式太极拳、北京绢人、北京鸽哨制作技艺、谭家菜制作技艺和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

非遗保护“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东城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东城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案》、《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文件,通过政策引导、组织建设、资金倾斜和广泛的宣传推广,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传承与发展。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