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07 00:00
现实主义是19世纪西方兴起的流派,以表现现实生活,揭露社会矛盾,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为主题,为什么当时会产生这样一个流派呢?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是密不可分的,特别是法国大革命时期,更加使社会矛盾突出,使现实主义的队伍更加庞大。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农民画家米勒吧!
米勒是法国巴比松派(Barbizon school)的代表画家。巴比松画派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因此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枫丹白露森林附近的巴比松村,1840年后这些画家的作品被合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派的主要画家是强调科学风景画法的西奥多、卢梭、柯洛、让、弗朗索瓦、米勒和查理、法兰斯瓦、杜比尼。其中卢梭和米勒一生都在巴比松村终老。巴比松派是法国浪漫主义画派转向写实与现代主义的一个起点。过去法国艺术界对风景画的评价都很低,认為画风景画的画家是比较不引人注目,也不值得注意的,但巴比松画派的作品使世人被乡村中的优雅感动,同时也因当时巴黎和欧洲都保受战乱,人心趋向於隐居,所以巴比松画派成功的為风景画打下很好的基础,也替后来1860年开展的印象派奠定了相当好的道路。
来源:Artspace—艺术汇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