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07 00:00
zgshcs
【启迪真知·鉴藏价值】书画超市志在为书画爱好者、收藏者打造专业的掌上交流-鉴藏-拍卖平台!小超拍卖:每周举行名家书画低价保真拍卖,是您捡漏的最便捷去处!书画论坛:云集优秀书画家每天进行专业的点评交流,是书画学习的最佳空间!★★★★★
提示:点击↑"书画超市"免费订阅,右上角转发
【书画超市】采编。转载需授权,否则举报!
一说到人物肖像画,人们的第一印象大抵总是“西人尚写实,中国崇意境”的想法,甚至在后来生出一场用西画来改造国画的闹剧。然而中国其实早就有自己的写真方式。宋代的写生,到明人的肖像画,无不栩栩如生,而又不失笔墨意趣,展现着中国人独特的观照现实的方式。
今天推送的这组明人肖像册,藏于南京博物院,属于明时期最为流行的衣冠像,感受一下四百年前的“写真证件照”:
明清两代,士大夫自视其文人身份而视细致的肖像写实功夫为“匠气”之技,致使从事肖像画创作的大多是民间专业画像师,他们往往不辞辛苦,潜心探求画技。这从两代留下的大量家堂图像、群体肖像画作可以窥其一斑。
南京博物院《明人肖像册》,虽然未有署名和作画年月,但从画面所反映出的人物的真实形象来推断,都应该是民间画师中的高手之作,亦是“江南画家之传法”的代表作品。
明时期的肖像画的写实,有人说是受了西方的影响,并且以曾鲸观看过利玛窦所携西方宗教人物画来佐证。有人还说,金陵八家之首的龚贤也受了西方版画的影响,并 且在他的扫叶楼里找到了德国版画画册。对此,尚无法确认,但汉民族文化的特点之一就是善于吸收,随着西方文化的进入,中国人物画在透视、人体解剖、明暗关 系、色彩变化等方面开始吸收一些西洋绘画的表现方法,这是极有可能的。
但是,西方写实所采用的透视法、光影法、比例造型是完全尊重事实的, 而中国的写实则含有中式美学和哲学于其中。在阴阳、天地、君臣等二元论调中,传统人物肖像依旧以平面的方式呈现,以线画为主、墨色为辅的,去掉光源,无论 是须发皮肉,还是骨骼精神,都更能真实地体现一种悠悠古国的沉静。这是西方写实所不能到达的美学范围。
来源:中国书画超市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