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09 10:09
枝头的梅花开得烂漫。在江南一带,梅花花期正值农历春节前后,自然更带着喜庆、迎春的氛围;加之本身凌寒而开的特质,更使得梅花具备了文人品质。由于梅花的这些特质,成了中国历代艺术家着力表现的常见创作题材。
苏州画家濮建生除了喜欢画梅,偶尔亦拿起刻刀刻梅,在温润渐暖的时节赏读,分外有清丽之感。
从师于张继馨先生,濮建生画的梅清新雅致,前景的梅枝干遒劲瘦硬,正应了诗句“疏花着瘦枝”之说。作品墨色深浅对比鲜明,而且层次丰富,充满变化,营造出清冷冬日焕发“春消息”的氛围。两只麻雀在梅丛间飞舞,为整幅画面增添生机与活力。
画家偶执刻刀,作品往往别有意趣。尤其浅刻,由于画家对于线条的深刻领会,作品常常别具韵味。濮建生所作扇骨雕刻有二。一柄为常见玉竹,濮建生以刀为笔,在扇骨一侧刻梅数枝,线条极有韵味。另一侧借金农的梅花诗句,“雀查查,忽地吹香到我家。一枝照眼,是雪是梅花……”雕刻行云流水,秀丽疏朗;另一柄为湘妃竹扇骨,这件作品雕刻尤其富有韵味,濮建生巧借竹上斑点刻成点点暗香,穿插阴刻茂枝,古雅朴拙之余,充满巧思与新意。
另有一方歙石,质地上佳,不作雕饰,原本作为平板笔舔。濮建生一日面对此石,忽然兴致大起,操刀雕刻,依据天然石形,表现梅花数枝。他在歙砚左侧浅刻一株扶摇而上的梅花,梅枝细长,形态不一,枝上的梅花从容绽放,线条勾勒出的花蕊冰晶玉洁。在苍茫空旷的砚板上,此株梅颇有“凌寒独自开”的傲骨与气度。
墙上挂梅,手中握梅,案上观梅,如此书房,能不暗香浮动?
(赵炜 文/摄)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