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6 09:55
①永春工木雕
②玉壶春瓶
③供春壶
④“永庆长春”款
春天里来万象新,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好不热闹。“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是新的一年的起点,正因为如此,古人和今人一样,也很喜欢春天,他们把春的信息留在了日常器物中,并给我们留下了很多名字里带“春”的藏品。
有一种瓷瓶,叫“玉壶春”,它撇口、细颈、圆腹、圈足,造型十分别致,流线之中带着弯曲美,令人沉醉。而这种瓶为什么叫“玉壶春”呢?至今没有定论。有人说源自诗句,比如苏东坡曾写到“玉壶先春,冰心可鉴”,所以叫玉壶春;有人则认为玉壶春的叫法来源于古代一种叫“玉壶春”的酒,这种酒的酒瓶就是这种造型。玉壶春如倒置,也就是“心到了”,有诚心诚意的意思,撇口则寓意“敞开心扉”,而玉壶春本身,也象征着友谊如春、冰清玉洁、光明磊落、表里如一。
有一种款识,叫“永庆长春”。“永庆长春”是清朝末年光绪时期官窑瓷器的一种特别版。当时,主政的慈禧太后比较喜欢瓷器,所以,在她的支持下,制瓷业又进入了一个繁荣期。慈禧太后御用的瓷器,她自己命名为“大雅斋”,大雅斋的官瓷,大多是在蓝色、浅青色、藕荷色或浅紫色的地子上描绘墨彩绘,画风淡雅、图案精巧。在器物的边上,通常有“天地一家春”以及“大雅斋”的款识,底部有“永庆升平”“永庆长春”等闲章。“永庆长春”款的大雅斋瓷器较为流行,到民国时期也多有仿制。
还有一种紫砂壶,叫“供春壶”。供春是人的名字,他是明朝正德、嘉靖年间,江苏宜兴的一个制壶名家。传说他曾在宜兴金沙寺跟着里面的老和尚学制壶,后来就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上的树瘿形状做了一把壶,并在壶上刻上树瘿的花纹。烧成之后,壶古朴可爱,受到时人的极大喜爱。这种仿照自然形态做的紫砂壶一下子也就出了名,人们就以供春的名字命名,是为“供春壶”。供春壶造型别致、精雕细琢、巧夺天工,质地纯薄坚实,古人有“供春之壶,胜于金玉”之说。明人周澍在《台阳百咏》中也曾说:“最重供春小壶,一具用数十年,则值金一笏。”足见其价值。
此外,还有一种木雕,叫“永春工”。永春是地名,是福建的一个县。相传乾隆时,各地木雕艺人进京“比武”,以东阳工匠为第一,永春工匠为第二,此后,浙江的东阳工和福建的永春工便名扬天下。永春工木雕技艺高超,刀工流畅,注重细节刻画,手法多种多样,它能在咫尺之间细微地刻画出多个人物表情,并且能够准确表现出人物的身份。清代至民初,是永春木雕较为发达的时期,到民国晚期,风云动荡,永春木雕渐渐没落,并且大件的器物在战争中毁坏较多,留下的多是些小物件。所以,即便是永春木雕小件,到现在也是比较珍贵的。
来源:99艺术收藏-收藏指南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