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老砖新砚 春雨斜塘

2015-03-16 09:57

  华夏收藏网讯 苏轼言:“非人磨墨墨磨人。”句中虽无砚,但无砚,无从磨不是?

  你见过栽花砚,箴言砚,笔架砚吗?话说一老砖新砚将以上概念三合一后,名曰“春雨斜塘”的砚台就这么诞生了。姑且不论她的身价是多少,以她幽谷旷野着的神情,体之丰,一若远观中的梯形老城墙,岂不邈远而幽静?想着,书画家们再大的书桌总那么拥挤,出门亦挤拥,若有一砚能恬恬静静地既能莳养花草,又能陪伴主家每日有条不紊地临摹泼墨,增添雅趣、消除烦躁,岂不乐矣?!

  治砖砚,还是头回。

  砚俗称砚台,是汉族书写、绘画研磨色料的工具。汉代时砚已流行,汉代刘熙写的《释名》中解释:“砚者研也,可研墨使之濡也”。砚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砚用于研墨,盛放磨好的墨汁和笔掭。因为磨墨,所以有一块平坦的地方;因为盛墨汁,所以有一个凹陷。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

  然,时至今日莫说治砚名石已匮乏,古砚的实用性亦在退化,大凡因物稀为贵则成了中看不中用之物。而泼墨丹青者并非已无须用砚,简洁、实用、廉价、且不失艺术范、意境美的文玩砚,正需要雕刻家为他们去做精心的创作与充满热情的奉献。

  雕刻之艰辛,抑或治砖砚最为又脏又累。尘埃落定,她却又尤其彰显出与众不同的美,于沉稳朴实里透着属于她的“宁静致远”与“淡泊明志”。抑或砚光实用、玩雅还不行,还得像一尊晨钟暮鼓那样鞭策着天下文人墨客做怎样的一个大写的人,故创作激情之中又于砖砚右下角刻下【论语】中“志于道;据于德”六字。

  首治瓦砚三日整,春雨斜塘思绪深。大雅莫过怀爱憎,知古识今墨自沉。

  (倪虎)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