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江宏伟随笔《鸟语花香》 听鸟声是一种心境的反映

2015-03-16 15:01

在九层,底下东南纵横,两条马路,窗外面面车声不绝,如是雨天,车轮擦地,沙沙声更为急促,声声入耳。久之成习惯。不是静夜入眠,竟不闻其声。为何想起车声,是看过一首《鹧鸪》诗中“绿树残春外,莫向雨中啼”。我有个习惯,看书随随便便的看,冒出几个单词就开始胡乱想象,更多的是接通接通一些回忆的线路。

小区的院中也稀疏的种植些花木,稀疏的有些像标本似的,上周末此月初也绽放些零星的挑花.海棠,仿佛是清汤撒葱花般的开,并没引起春的触动,于是情绪很平静甚至是平淡的很。倒是暮春新叶有些茂然的意思,逆光中居然在灰蓝色的楼影的映衬下闪烁,有点清新。似乎此时才算触摸到一点自然的气息,于是想起“绿树残春外”已经是一片默然了。

再说鸟啼吧我的居所其实并不是没有,不过不是独奏而是齐奏了。《鹧鸪》诗中的“莫向雨中啼”肯定像小提琴独奏般的婉转,如泣如诉,在烟雨空濛中,清脆凄丽的鸣叫。如何让人不起情思。或悲或喜,暂且不论,但不至于漠然。

这鸟声不至于是自然飞翔的鸟,多半是笼中之鸟,因为声所出之处一般是固定所在,不太流动,并且与商贩的吆喝声,车流声相混,已将自然气转为市井气。闻得这种鸟声通常是熬夜后导致失眠,渐渐窗帘透出灰白,于是各种声响由着灰白的光不断出现,鸟声必然混着烧早点的鼓风机一并传来。

听鸟声应该是一种心境的反映,似乎是专供闲了无事的一种专利。很多所谓的见新境的事,是心境的艺术品,都与这个“闲”字分不开,超脱了功利超脱了俗务似乎才能靠近这心镜。于是这鸟名声能入耳,能感应到心中,是把那些积极上进的事务,繁杂的劳作忘了才能声声的传来。“鸟鸣山更幽”是一种闲。“大去黄鹂而,摸教上啼。”也是一种闲。不过后一种闲超向一种无聊的感觉。

不过我注意到的一些鸟鸣则是与心境沾不到边点边,可以说是一种焦虑烦躁,通常是失眠造成的。我得失眠一点都不雅或是打扑克或是看电视连续剧,是一种通俗的情绪波动,打破了平时的秩序于是无法正常入睡于是失眠了。当东方即有灰白色时随着一声两声接着与各种声响汇聚在一起,成了一副世俗间的浮世绘了。

来源:凤凰ART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