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3-16 16:27
华夏收藏网讯 为配合太嘉河、杭嘉湖地区环湖河道整治两大市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从去年10月份开始,省、市文物部门就联合对沿线文物点进行抢救性发掘。
日本古币“宽永通宝”,龙泉窑、建窑等众多窑口生产的精美瓷器……昨天,笔者从市文物部门获悉,最近发掘有了新的发现,在位于南浔区旧馆镇寺桥村的寺前遗址的西南角,考古专家发现了一个大池塘,出土了不少宋元时期的精美器物。
这些丰富的文化堆积层,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宋元时期这里人声鼎沸、街市繁华的景象。
寺前遗址位于旧馆镇的东南面。而此次发掘的池塘则处在寺前遗址边缘地带,池塘面积约120平方米,呈不规则形状,深度约为1米。
就是这个不大的池塘,考古发掘工作从去年10月开始一直进行到今年2月,足足花了近5个月时间,“这是因为出土的‘真家伙’比较多。 ”省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刘健安告诉笔者,在寺前遗址的边缘地带就有这样的发现,真是让人兴奋。
池塘中出土的众多“真家伙”中,最让刘健安津津乐道的是连珠纹瓦当(左图)。瓦当是古人用在房子木椽子头部,以防止日晒雨淋对木椽子的侵蚀。刘健安告诉笔者,按照古代严格的礼制,有这样纹饰的瓦当只能用在规格比较高的建筑上,比如富贵人家、官府,像普通老百姓的房子,是不能随便用这样的瓦当的。“这就说明,在宋元时期,这一带存在规格比较高的建筑,可以猜测,这里曾是商贸重镇。 ”
刘健安介绍说,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约230件器物,囊括碗、盆、洗、执壶、瓦当、砖、钱币等各个种类。让刘健安更为兴奋的是,通过调查,在寺前遗址一河之隔,考古专家发现还有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达5万平方米。“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从新石器时期至宋元时期,这一带已经相当繁华,对外贸易也发达。 ”刘健安表示,这个考古发现,生动还原了数千年前的兴旺江南古镇,是考古的一个重大发现。
作者 吴婼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