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5-07 09:00
从圣马可广场去往Arsenale军械库
Arsenale军械库主展场入口处
威尼斯的热闹,并没有因中国人的退潮而减弱分毫;威尼斯的重要,也不会因为中国人的诟病而被动摇;威尼斯双年展还是那个双年展,依旧魅力不减,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轮环绕圣马可。Arsenale与Giardini的两个入口处,在过去的VIP首日和媒体预展首日,参观者从早到晚始终络绎不绝,甚至在某些时段排起长队。这就是精明的威尼斯商人,被资本影响之下的国家馆与平行展无论暴露出怎样的“丑闻”与“耻辱”,没关系,还有撑场面的主题展,奥奎用136位艺术家支撑起了“全世界的未来”,从目前来看,的确赢来不少掌声。
雅昌艺术网报道团队亲历56届威尼斯双年展,继续为您带来“全景威尼斯”,本期为您呈现的便是进入奥奎核心领域的四位中国艺术家的面孔:徐冰、邱志杰、季大纯、曹斐。
主题展入口
主题展入口
奥奎前言与艺术家介绍
进入展厅第一件作品是1941年出生于印第安的艺术家Bruce Nauman,作品中呈现出典型的社会话题
Nauman的创作范围很广,是60年代观念艺术的开路先锋之一,创作了开放式作品,如玻璃纤维雕塑、抽象的身体翻铸品、行为表演、霓虹灯浮雕、电影、录像、互动式环境等等,虽然现场以冷兵器为主,但不断变幻的霓虹灯也带给作品浪漫的氛围
60后德国艺术家Katharina Grosse,将整个空间打造成彩虹色,她一直被看做同时代艺术家中非常重要的一位,她将地板变成绘画,颜色变成土地,空间和功能性物品变成雕塑,光线变成有形的物理存在。在这一过程中,她将不同媒介并列,模糊了维度的界限,并将创作过程变成某种未来主义的劳动实验。
看起来奥奎喜欢漂亮的色彩
奥奎并不是一个追星的策展人,在本届主题展中,他很少选择大腕艺术家,也较少选择时代新星,更不强调利媒介使用的最新性,以个人经验的观察来选择艺术家似乎是他的方法,他将Arsenale军械库入口处的长廊展厅打乱成无数不规则的空间,让艺术家散点式独立分布于各自的区域,邱志杰、季大纯、曹斐三位艺术家的作品就被安排在此。
穿过几个色彩绚烂而不规则的空间,方能看到中国艺术家的作品,第一个是邱志杰
《金陵历史剧场》是邱志杰为此次双年展的参展作品重新取的名字,作品里能看到很多他重要作品的延续,例如《邱注上元灯彩计划》,竹编手工艺,2013年常青画廊的“坏笑”,还包括近期最新创作的关于玻璃的怪兽雕塑。
《金陵历史剧场》现场,空间不大也未直接穿越展厅中央,但邱志杰是个聪明的艺术家,装置作品动静不小,以此吸引大量参观者,进入空间之后则有一种意外的惊喜
邱志杰最新玻璃雕塑作品
邱志杰的作品布满整个空间,天顶上也不例外
“总的来说大的结构还总是做的是规模很大的东西,像‘上元灯彩’这个系列的装置,虽然每一个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也就是三四米,但是有130几个,它们之间的概念互相的支撑,还有好多画,依然是一个很庞大的一个大计划。应该说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时期还是一样的,包括‘竹编’的东西,去年在南艺美术馆的个展,它有很多的东西组织层次,但是整个展览还是一件装置的概念。”此前邱志杰在接受雅昌艺术网采访时这样介绍,他说这次展览中的作品是奥奎到自己工作室选择的最终集合。邱志杰认为策展人奥奎是一个理论能力非常强的策展人,而且是一个感性的策展人,奥奎所选择的邱志杰的作品是关于历史的。
纯粹的绘画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中并不多见,而季大纯就是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之一。从邱志杰作品空间中走出,沿着展厅中央前行,穿过几位艺术家的作品,就能看到季大纯的作品
与邱志杰热闹的现场完全相反,季大纯的绘画静默在现场。
季大纯作品
纯粹的绘画作品在威尼斯双年展主题展中并不多见,而季大纯就是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之一,他本次共展出了8件参展作品,作品简约但耐人寻味,以黑与白两种色调为主。这是季大纯首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这一系列最新作品强调了中国东部和西部的复杂关系,作品取名皆为《无题》,与此前观众印象中的作品并不相同。
他的作品被奥奎评价说“融汇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和意向。”谈到自己绘画时,季大纯表示随着自己年纪越来越大,骨子里“中国性”的表现会越来越多,从而作品中的中国传统的意味是不可避免的,是自然而然一个中国人学习西画后的结果。
季大纯作品 《尖端》 布面丙烯 2015
《尖端》局部
左:季大纯作品 《无题》 布面丙烯 2014
右:季大纯作品 《无题(风景)》 布面丙烯 2014
《无题》 局部
季大纯作品 布面丙烯 2014
作品局部
作品局部
同样是在一个独立的深谙空间,曹斐的小型装置作品配合她2014年完成的影像作品《La Town》同时展出,40余分钟的定格拍摄影片全部由微缩人物与场景组成。在这个与现实比例为1:87的世界里,艺术家试图描摹一座城市的过往与命运。它反复在虫洞中迁徙至其他时空,逃避着记忆的捕捉,后在当代博物馆展览柜中被封存、展出、遗忘。
曹斐影像作品《La Town》截图
曹斐影像作品《La Town》截图
曹斐影像作品《La Town》截图,字幕是借鉴法国新浪潮电影《广岛之恋》中那些经典的对白
曹斐影像作品《La Town》截图
曹斐影像作品《La Town》截图
曹斐影像作品《La Town》截图
曹斐影像作品《La Town》截图
曹斐影像作品《La Town》截图,字幕是借鉴法国新浪潮电影《广岛之恋》中那些经典的对白
《La Town》被选中,曹斐认为是因为自己一贯对城市中人的关注,《La Town》与她此前的作品《人民城寨》、《霾》一脉相承,“城市、地理、空间、生活是我最感兴趣的点,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一种1:87的小模型,想到可以用这些模型来建构一个空间,《La Town》就是用这种模型组装起来的。”
“其实也没有一个连续性的故事,就是用微观的镜头对不同空间进行扫描,比如市中心、剧场、火车站、郊外,最后拍出来的效果,就像进入一个等比的真实世界。《La Town》场景是静态的,所以一定要通过快剪接,因为停留太久了就看出它是模型,观众会出戏。”曹斐说。
配合影像作品《La Town》展出的小型装置作品
配合影像作品《La Town》展出的小型装置作品
配合影像作品《La Town》展出的小型装置作品
配合影像作品《La Town》展出的小型装置作品
比较有趣的是,开头引子中的传说赋予《La Town》存在的合理性:这个城镇因为宇宙折叠不断地穿越虫洞,迁徙至其他时空,它逃避着记忆的捕捉,后来在美术馆的展柜中被封存、展出、遗忘。曹斐更借鉴法国新浪潮电影《广岛之恋》中那些经典的对白,在《La Town》中,漂浮着真人的画外音,一对情侣用法语谈论着这个城市,谈论他们的爱情、生死与记忆。“我对纯粹的线性故事不感兴趣,所以通过对话来增加文学性。英文感觉太实,法语就比较诗意,内容上则又抽象、又贴近、又来自另外的时空。”
从主题展穿过几个国家馆,在前往中国馆必经的军械库船坞里,就是徐冰的凤凰
穿过Arsenale主题展的主场馆,沿着国家馆的路线一路往前,在前往中国馆的军械库船坞里,徐冰的凤凰作为主题展的重要作品被安排在一个特殊的空间里。这里正好处在意大利馆和中国馆的主入口处,被视为“威尼斯双年展风水的龙头”,每只长达30米、重达8吨。凤凰朝向的正前方,就是圣马可广场方向的圣马可教堂。 “奥奎在看到凤凰之后,很兴奋,我想他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空间吧。”徐冰说奥奎是一个在策展理念和空间把握上很有经验的策展人。
夜景的凤凰
“amazing”是徐冰近两天来收到的最多的评价,具有建筑工业感的凤凰,在水面之上显得更为有力量,也更为生动。有人觉得,这两只凤凰是近些年来相对于此艺术空间最合适不过的艺术品。很多艺术家对于这座建于十四世纪的船坞感兴趣,并想用好这个空间,但往届艺术家对这个空间的运用并非特别充分。
关于凤凰的展出,是徐冰与奥奎经历了多次讨论之后确定下来的方案,他们决定不给凤凰附加太多内容,单纯展出,“之前的凤凰主题之外的造浪、水上的参观平台、灯光与射灯,这些都取消了。因为凤凰本身就是强有力的,我们甚至不希望船坞里的光线更强,光线强了凤凰就会有戏剧感,要的是沉稳、朴实、重量感,它本身就存在于这个空间中。”
凤凰局部
展现现场以图文形式展出关于作品《凤凰》的前因后果
同样也是展示于主题展场外的作品是加纳一位出生于1987年的艺术家Lbrahim Mahama的作品,将整个Arsenale主题展外侧进入国家馆的细长通道用麻袋布包起。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刘倩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