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17 00:00
■ 关注 <中国最聚文化的新媒体平台>,重拾文化信仰
这两天朋友圈看到两个小视频,传的很火,一个是画国画的,一个是写书法的,画国画的像踩了电线似的抽搐,写书法的像是李小龙附体。
这两个视频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大家看完之后的反应,有人觉得好好笑,有人觉得好装逼,还有人不知道该不该笑。我朋友就问我,说也不敢妄笑,大师是不是真的都这样啊?
这有意思,我说说我的感受。第一个看完我也想笑,真的很好笑啊。你看到烤羊肉串的哥哥跟DJ师一样嗨是不是也想笑?哈哈哈,还要酝酿那么久。
边写书法边喊叫的那个我看完没乐,因为从他的脸上我看得见他的诚意,懂得他的法门,看得见他的认真。对于一个艺术家,诚意很重要,该不该喊叫,是另外的课题。
“任何一个简单的问题都有一个复杂的本源,但大家总是习惯将那种真的假的真真假假的问题混为一谈。就比如说这两个视频,就是两个层次。画画的这个明显低级一点,人人都能看得见。写书法的这个我就不敢妄下定论,却人人都以为自己看得见。写书法时发出声音,喊出来,在现代书学里是有这一脉的。只是我个人觉得,这一脉的思路不大对,他们要的那个点,应该还是在抽象表现上。可是换个角度来看,他们又在现代主义的正道上。所以我很是尊重他们的对艺术的诚意,对该不该喊,不敢轻易论断。”
看过世界级钢琴家演奏的视频,头也很晃,动作幅度很大,弹到动情处眼睛也是闭着的,像冰红茶广告片里演员在炎热夏日喝完水之后的享受。但即便是这样,却并不觉得突兀。后来也看到过个视频,国内一长的挺偶像派的男纸,穿一身白马王子的白西装,摇头晃脑弹钢琴。弹到动情处,脑袋甩的跟交响乐指挥同等幅度,表情跟高潮一样。实在是怎么看怎么觉得装。
那为什么那些大师头也很晃却并不觉得突兀呢?你可能会想,范儿不一样。当然也可以这么说,范儿是气场么。但最根本的问题其实是那些伟大的音乐家,是带着诚意和一定的审美力去演奏的。技术层面的娴熟已经让他的动作和旋律节奏重叠在一起,姿态和音乐,是一致的。而那个白马王子,摇晃的动作和演奏的音乐,却是错开的,不在一个节奏上,没有重合。人在表演,音乐在自己演奏着自己的声音。
其实就是说真正的大师肯定是有范儿的,挥毫之间的天人合一,一定是非常有魅力的。只是层次低,又没自信的那些人也想有范儿,却又不得法门,于是就只能靠表演。就像李白喝酒就写诗本应是习惯养成,现在谁要说自己喝酒才写诗,就有表演的嫌疑了。现在的酒喝完,只会吐。
文丨冬子
▍拾文化首发
欢迎转载
下拉屏幕参与文章评论
投稿请发送至邮箱:laigao@10wenhua.cn
来源:拾文化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