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17 09:11
展览海报
剧照
剧照
剧照
剧照
剧照
剧照
剧照
展览时间:
2015-07-10~2015-07-12
展览城市:
陕西
展览地址:
相西石当代艺术中心
主办单位:
亚洲民众戏剧节协会 法国Théâtre De L’Ordinaire 相西石当代艺术中心
展览介绍:
中法面具剧场巡回演出《西线无战事: 一战华工版》 又名「流芳百世」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曾有14万中国劳工被输出到法国,这是现代史和殖民史当中鲜为人知的一段。这些隶属英军和法军的劳工效命战场后方,他们漂洋过海,置身于那场席卷整个欧洲的战争的枪林弹雨之中。劳工们通常被单独安置在工作集中营里,酬劳微薄,除了抵受空袭和战乱,他们亦不得不应对截然不同之语言、习俗、文化及待遇,甚至歧视压迫。然而这些异乡客紧密团结,共同为一战的强大后援。
一百年后的今天,7位法国艺术家与7位香港艺术家正在法国紧锣密鼓地准备着中法面具剧场《西线无战事:一战华工版》首演。筹备两年至今,他们一同追随这些劳工留下的足迹,了解他们失落他乡的生活故事,并探究其中所面对的文化差异、殖民主义、全球化等议题。透过这一场史诗般的探寻与重构,他们将讲述流放、相遇、差异,更多的是希望。
此次演出于2015年5月8日在法国首演,并巡回法国北部多城市超过十场演出,其中更将去到华工坟场进行特别演出。并将于6月至8月全面转战中国,巡回香港、深圳、上海、西安、亳州、北京、济南等地,参与香港法国五月艺术节、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南锣鼓巷戏剧节等。
演出含粤语、法语、普通话及英语。
简介
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法国工作的中国华工经历的描述,在现代史及殖民史的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这些华工由当时的英国和法国军队所招揽,在战场之后做后援的苦工。超过130,000的中国人越洋远渡欧洲,抵抗着大炮和战火,就是去服务只视他们为劳工的雇主。
他们的家乡既美化又鄙视他们,让他们白白去送死。而这群被隔离、被压榨工资的人却于劳改营中团结起来,建立起连结并努力生存下去。
亚洲民众戏剧节协会及法国Théâtre De L’Ordinaire将跟随这些工人的足迹,在法国北部重访当时他们被放逐时,在工地、劳改营的境况,以及他们当时与军队和当地人的关系。
中国和法国的艺术家会连手为这段回忆及其影响,创作一个融合不同角度、研究、片段之演出,重现这一段被遗忘的历史。
创作将于2015年4月启动,作品将于法国演出后于中国巡回。此制作亦将参与2016年间于首尔和土耳其的国际艺术节。
计划背景
国际戏剧/剧场教育联会于2007年在香港举行了第六次世界大会,凑合了亚洲民众戏剧节协会及Théâtre De L’Ordinaire的首次合作。
于2013年,两个艺团再度合作,制作了一个国际巡回演出计划《江河汇粹》,分别于香港、孟加拉国、泰国、乌干达、英国和法国演出。
在演出后,亚洲民众戏剧节协会主席莫昭如提议两个艺团制作一个深入交流的面具剧场计划。
Théâtre De L’Ordinaire在Audomarois工作多年,重现了关于Célestes外劳因苦工、战争和西班牙型流感而牺牲的历史。在Pas-de-Calais省的Ruminghem,有一个在法北最重要的华人坟场,亦与这段历史很有关连。
以种种艺术、文化和历史上的连系,两个艺团将制作《西线无战事: 一战华工版》 计划来讲述这段历史。
流芳百世
这段刻在华工坟墓的墓志铭,正正解释了当时的法国和英国当局透过这群华工的牺牲,以掩饰欧洲战争的真相。华工到达目的地后,只发现希望和支持也落空,更被当地人排挤和歧视他们异相的习俗和行为。
这些华工当中的一小撮人却留了在法国,在Boulogne-Billancourt的雷诺车厂工作,成为了法国华侨重要的一部分。
面具
欧洲和亚洲的面具美学和工作方法都不同,但很多时都是探究着共同的问题。面具可用作演绎神话形像,既可象征一个群体或是一个社会状况。
透过面具剧场的交流,我们将以即兴及编作的形式创作演出。演出的语言为法文及中文,懂法文的观众只会听懂法国演员的对白,懂中文的观众只会听懂中国演员的对白,以重现历史当时的情况。因此形体和视觉效果则变成很重要的共同语言。现场音乐将也是演出的重点,以贯串演员与观众之间的节奏、聆听和理解。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