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粮票收藏的十大误区

2015-06-17 09:56

粮票,随着人民生活条件的不断提高,在收藏中也不断涌现出其独特的热潮。由于每个人自身条件或想法不同,造成了在粮票收藏中的一些误区,值得大家注意。

一、只收品相好的,不收品相差的。凡是收藏者,不管是收藏任何藏品,都喜欢品相好的,无可非议。但粮票中绝大多数是经过流通使用,并经反复换手,因此任何一位颇有眼力的藏家首先考虑的是珍稀程度和其真正的使用价值。

二、只收成套的,不收单枚的。这是错误的做法。当然,不管是哪省哪市,同一个年代成套的当然好,但一些早期的、珍稀的粮票由于年代久远或销毁等因素是很难成套的,哪怕是仅收集到一两枚也算不错了。如果只追求成套,恐怕许多套票连影子也见不着。

三、只收省、市的,不收县、镇、乡的。这是一种偏见。不少人只愿收集省级及直辖市的粮票,认为这些才是“正式”粮票,而对于其他城市,特别是一些县、镇、乡的粮票一律排除,这就更是个失误。要知道,粮票是大家族,千奇百怪。实际上,越是小的县镇粮票就越稀少,更加难寻。

四、只收图案好看的,不收没图案的。这种收藏方法谈不上收藏,认识欠缺,谈不上水平,只能说是一位“图画”爱好者。

五、只收当地的,不收外地的。这可能是由于自身条件所限或偏爱故土收藏品而收藏。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各地的均收集,这样不会漏掉当时遇到的品种,也会对整体收藏有一个借鉴作用。

六、只收便宜的,不收价高的。这也是一种普遍现象。正和集邮一样,只收便宜易集的大路货,而忽视价高的稀少和早期品种,这样易导致当你再想购进高价品种时,其价格就更高了。

七、只收粮票,不收相关的粮证。粮证指与粮食供应相关的粮本、粮卡、粮食单据或证明等等。这些粮证同样属现代的宝贵文物,甚至有不少粮证比粮票的价值还大,因为这都是研究粮史的第一手资料。

八、只收粮票,不收料票。料票虽是供牲畜用料,实际同属粮票品种,料也是粮。如不收料票,等于失掉了很好的粮票之中的一个品种。

九、只收双面票,不收单面票。一些人只认为双面都有印文的,才属正规票,单面票不正规。实际上这是个误解。要知道,许多珍贵的早期票,因为当时条件所限,都是单面票。

十、只收单体票,不收月份票。这也是一种严重的误区,单体票指自成一体,就是常用的粮票(不带月份的),但许多月份票都是颇为珍稀的,如京津沪早期票都是带有月份的,要想集齐某年的12个月份票,那就更不容易了。月份票实际最稀少,只有很短的使用期,并无周转,是值得珍惜的。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