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17 13:24
[摘要]:汝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然而,汝瓷的烧造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年,传世的汝瓷也不过七十余件,民间很早就流传着“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近日,汝瓷博物馆馆长杜宏伟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汝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各汝窑遗址出土的碎瓷片同样极具价值。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王菲)汝窑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首,然而,汝瓷的烧造历史只有短短的二十年,传世的汝瓷也不过七十余件,民间很早就流传着“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的说法。近日,汝瓷博物馆馆长杜宏伟在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汝瓷在中国陶瓷史上有着极高的地位,各汝窑遗址出土的碎瓷片同样极具价值。
地位之高,其来有自
著名书画大师李苦禅曾为汝瓷博物馆题词:“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是什么决定了汝瓷如此高的地位?
杜宏伟馆长表示,汝瓷的价值,首先体现在出身上。汝瓷的出现不是偶然的,与艺术皇帝宋徽宗密切相关。烧造汝瓷,出自最高统治者的决定,宫廷设窑,皇家御用,民间禁烧,虽出于泥而高华无比。当时的烧造倾全国之力,聚集了天下最优秀的能工巧匠,凝聚了所有可融入的美的因素。制作上不惜成本,以名贵玛瑙入釉。烧造时间极短,流传下来的瓷器极少,物以稀为贵。它的出身注定了它是真正的“奢侈品”。
其次,体现在工艺上。汝瓷的制作极其繁琐,大致要经过七十二道工序。汝窑采用的是高铝低硅的汝州地域性胎土,为了防止烧制时胎体中的铁斑溢出,胎土要经过反复淘洗,纯矿物釉,支钉满釉烧制,一匣钵一器装烧,二次烧制,在恰当的还原气氛中烧成,釉面呈独有的天青色。冷暖适中,优雅和谐。汝瓷的珍贵还在于它在每一个细节的处理上都无不穷尽工艺之极:圈足的修法微微外撇,恰到好处的弧度,没有一丝赘饰。玲珑有致细如芝麻粒的支钉,没有多余的粘边,没有影响釉面的火石红,玻化临界点的精确控温,精工细作,一丝不苟,这些唯有汝窑才能做到。
此外,还体现在人文上。汝瓷是受帝王的美学嗜好和整个社会审美情趣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是蕴含了深厚文化价值的艺术品。汝瓷诠释了整个时代的文化审美,是青瓷历史上不可逾越的高峰。可以说,汝瓷身上所凝结的社会、历史、政治、艺术、宗教、审美等附加值远远超越了瓷器本身。
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出土瓷片
存世稀少,片瓷亦珍
汝瓷的存世量极少,在汝瓷博物馆中,收藏了大量的汝瓷碎瓷片,杜馆长告诉记者,瓷片虽小,但它携带着汝瓷的基因和血脉,这是值得我们后人珍视和探究的。
青如天,面如玉,蝉翼纹,晨星稀,芝麻支钉釉满足,这是汝瓷的典型特征。当时的汝瓷,烧制讲究,工艺精湛,20余年的“供御拣退”的次品自然也不会少。除了那些合格品进入宫中之外,不合格品全部当场砸碎,就地深埋,很多器物明显是故意打碎的,还有专门的落选品掩埋坑,当时的生产者在意的不是经济利益,而是釉色的纯正、造型的端庄,这和民窑遗址出土的瓷片表现方式是明显不同的。这些瓷片标本凝固着汝窑独有的工艺特点,通过现代技术和化学分析,其胎质、釉色、开片、棕眼、支钉等可以为后世制瓷者提供参考。此外,其个性差异与同时期的民窑和其他窑青瓷的碎片相比,可以提供一定的鉴别依据。
相关链接
汝瓷博物馆是我国唯一一家以收藏、陈列、研究汝瓷为主的专业性博物馆,主要负责全市的文物征集、收藏、陈列、研究和文物保护工作,是河南省汝州市的主要文博阵地。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作者:王菲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