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付岩峰 王怡
认识孙振中老师纯属一次巧合,当时是朋友介绍去郑州紫荆山附近一书画院去采访一位青年书画家。结果刚进画院里面,一位看上去五十岁左右的老师正在案台上写字,身边围了四五个人,我也悄悄凑了上去,他那洋洋洒洒般春风化雨的气度,挥毫泼墨般大江东去的苍劲气概,一下子吸引了我的眼球,真如书家所言,此时此刻中原书法之厚重苍劲灵凌厉显也。
到后来仔细听人介绍,我才知道,他就是远近闻名的国家一级书法师孙振中老师。原来只知道他在河南省公安厅宣传部门工作,并有传奇警官的佳话,殊不知他与书法有着不解之源,对河南省的书法普及做了许多的工作,用他的话说,现在虽然退休了,但对于他来说,书画事业才仅仅是个开始。今后他能够全身心地投身到他的书法事业中去,让更多的人学习书法,了解书法,了解中国文化。
做一个群众艺术家
“我身为一个书法家,首先要做一个群众书法家,每个书画家的艺术成就都不应是他个人的,而应该属于他所在的社会,在我们不断创作书法艺术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感谢我们所处的社会大众,只有这样我们 的创作才会不断地提升。”据孙老师向我们介绍,他退休有一年多的时间,但他身上固有的那份坚韧、刚毅、果敢、锐气,依然能让记者感觉到20世纪之电影《中俄列车大劫案》中那位与歹徒展开殊死搏斗的男主角的影子。其实,这部电影就是根据孙振中的亲身经历改编的。他曾担任总策划拍摄电视剧《暖流》,并在电视剧《监狱风云》中饰演王格林检察长,他多次担任全国大型文艺演唱会组委会副主任。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句话用在他身上那真是再真实不过了。笔墨人生中,孙振中通过自己的作品,结交了国学大师文怀沙、著名导演冯小刚、影星姜文等一大批朋友,与刘大为、孙其峰、张海等著名艺术家多次交流书法心得。他的作品也多次获得全国书法大赛特等奖和金奖,被国内外众多文博机构收藏。曾荣获“国际书画银奖艺术家和书法鉴赏家”称号,并受聘担任中国传统艺术鉴定评估委员会艺术家学部委员会副会长。
天道酬勤中的本色自我
在孙振中老师幼年的记忆中,老家的青砖墙上,苍劲有力的“清瑞荣辉”四个大字深深地刻在他脑海中。最让他难忘的是他的母亲一辈子善心行善。他母亲有一手民间接骨的绝活,方圆数里乡亲都来他家里,义务免费诊治一直伴随她一生。他的书法起源于他的童年,他父亲当时写的一手好字,特别是颜体写得非常好,母亲纤纤手指下的针线字迹同样让他着迷。父亲看他感兴趣,开始教他写字。从站在小凳子上伸长臂膀学书,直到方寸之间游刃有余。
从爱好开始不断探究,从小就受到感化,上小学的时侯,他的老师在作业上的批语总是不让他不断地模仿描画,老师开始不愿意,说他把作业本给画脏乱,他就给老师解释是为了学习老师写的字,老师以后就在他的作业本上写了很长的批语让他来学习。1972年下乡在一个学校曾经当过美术、音乐、体育等专业课的老师,从中体会到其实书法和这些都是相通的,唱歌和体育中的节奏和书法中的是一样的道理。书法是带感情的,要写好就要了解其所包含的意思。短长姿态各有法,就是讲字的长短是有法度的。无论是甲骨文,还是篆字隶书同样讲究一种生活中的美。孙振中不仅练熟了“颜、柳、欧、赵”,还浸润了经史子集。
后来孙老师在国防系统工作时加入了中国神剑文学艺术学会,他成为一名人民警察之后,无论工作多忙,都不忘时时临池、秉烛夜读,在书卷中感悟人生,在笔墨纸砚中提升修为。由于工作的关系,他其实读帖读得是最多的,同时又不机械地去照搬,只有他认为好的他才吸收,所以他的字有他自己的个性和特点。据他说,应该取其精神和时代快节奏以及和谐社会等元素。人家说他的字每一笔都看上去刚劲挺拔,一看上去就像警察,字如其人,也许说的就是这一点吧。他有时也用此来检测一个人的个性。
名人书法与书法名人
说到一些名人的书法,孙老师微微一笑,他告诉记者,名人书法和书法名人完全是两个意思,有些名人书法并不见得就写得好,有的不出名书法家不见得就写得不好,成为书法名人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有些名人的书法不仅字写得不好,而且还让人难学难练,在这方面忠告学书法的朋友们,一定要客观去认识,不要盲目崇拜。
据了解,早在20世纪80年代,孙振中老师就已成为河南省硬笔书法学会的主要发起人之一,河南硬笔书法的倡导者、组织者、实施者。他曾任《墨坛新星》副主编,《当代书法》河南卷和《中国硬笔书法教程》等主编,并有书法专著出版发行,10年间,他牺牲休息时间,多次义务为省直机关和教育部门举办培训班、讲座、展览,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书法家。2000年其书法作品被收录于文化部《中国书法家艺术家综合全书》,润格通过ISC200艺术品价值评审。2004年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被中国社会经济文化交流协会、中国大众文学协会、美中文化交流协会、中华文化发展基金会等单位联合颁发“中华文化建设者贡献勋章”,2008年5月,书法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收录展出。
书法艺术之毛笔和硬笔
观孙老师书法,其结字错落有致,驾轻就熟;章法安排随缘而化,自然天成,让观者有一种赏阅中原文化的冲动。孙老师说,书法艺术是一项综合文化素养的体现,不懂得美,不懂得感情,就达不到一定的心境,无论绘画构图书法构图都是需要这些的”。
据了解,硬笔书法是从20世纪60年代才兴起的,其现代实用价值最高。当问到学习硬笔书法的捷径时,他说:“硬笔书法虽借助古帖,但表现形式上没有毛笔活泼,主要从字的结构上体现美,笔画上体现节奏感,体现一种精神,方中有圆,圆中有方。初学者可以直接写行楷往行草上走,但首先学习基本功,就是笔画横平竖直。”
他还告诉记者,毛笔书法初学习者首先是练基本功,坐姿要端正,握笔方法要正确,精神焕发,心境平和,有兴趣的时候带着感情去练,才能投入进去,最终把气韵给写出来就好了。如果情到笔不到就没有气势和力度,这就需要眼心手来配合。所以笔法要靠练习,结构形体要靠记忆,所以临帖就是为了帮助记忆,同时没有感悟就不会有灵感。
他还告诉记者:“你写出来的作品为社会奉献一种美,传播一种文明,也让人们在欣赏之中吸收一种美。”
谈书论画佛在心中
“观云听雨游山悟道,谈书论画聚友聊天”这是孙振中作品中的自嘲诗,虽曰自嘲,但风骨可见。孙老师的书法注重传统,不流时俗,其作品既有雄强奔放之风,也含秀逸典雅之韵。行草书更是以“二王”为宗,古朴典雅而有时代气息、遒劲灵性之余而气韵生动,使欣赏者目驻神驰。用笔上笔法娴熟、纵横挥洒,洞达跳宕,方圆兼备;结构上奇险率意,缩放有效,欹正相生;墨色上淋漓尽致;章法上点画与空白强烈对比,笔画线条交互出现,笔势与笔触相生相济,风樯阵马的动态与沉稳雍容的静意完美结合,透射出尽情挥洒无拘无束神采奕奕之意境和弛毫骤墨,笔走龙蛇之寻味!
孙老师擅写佛字,“佛是自己创造的”猛看上去,像画不是画,旁边的一个信徒很虔诚地跪拜,而佛坦然面对,情色欲皆空,出世入世所表现出的大度超然形成鲜明对比。
“心中有佛,佛形有佛,道非道,色欲皆空。”这正如前不久来聚会的台湾明德碑禅寺释宽圣大师当时让他所写的“凡了壹藏石”之意吧。著名的书画艺术评论家林立,在汉字书法评论时,曾专门就孙振中老师的卧佛立佛解释说“似书非画,书画合一,形象尽显,意趣横生”。提到卧佛时,把肚子中间的两个小圈圈说成“可爱的小肚脐”,并评其字势“双臂圆张姿态可掬”。说到立佛时写道“身披袈裟枯润互补”。
笔墨人生之书道人道
看孙振中老师的行草,那凌空飞动的笔势,精美曼妙的笔意,好似信手拈来一般。细观其体势,筋骨相应,气息纯正,远离浮躁,其作品笔画坚而浑,体势奇而稳,章法变而贯,扎实的功力及性情表现如沐春风。再深而赏之,其用笔提按折转自如,线条运动时的丰润感与弹性之美,透射出收放如行云流水般的太极自然,而线条环绕顿挫分明、大方果断的笔势,书风刚健尽显。
据孙老师介绍,书法艺术上讲究雅俗共赏,不仅要看得舒服而且要大家认识,书法首先是要广大群众看的,然后再是艺术。书道,人道也。汉字是人民创造的,艺术不属于个人,属于社会大众。
2008年8月,他的书法作品荣获奥林匹克之旅水墨华夏书画艺术展金奖,被国际奥林匹克艺术中心授予国际奥林匹克艺术金奖。他也曾应邀到日本、韩国、新加坡、法国等国家进行书法文化交流。在祖国六十华诞之际,其作品被收入《六十年 •六大家》之书法卷,与沈鹏、苏道航、欧阳中石等书法名家共录一集,成为全国唯一一位入选的警官。2009年4月,他担任“爱我中华文化交流团”团长,他带领十几位书画家奔赴西藏、新疆、四川慰问边防部队官兵,义务现场书画,同时还深入到少数民族学校等,受到当地军区领导官兵的一致好评。8月份,他被授予“一级书法师”称号。
退休后,他一直致力于筹备河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的工作。他说:“中原文化从某种程度就代表着中国文化,而中原文化的基础大部分来自基层和民间。”他筹备河南省文化艺术交流协会就是要把民间文化艺术方面有造就有潜力的人士发掘组织起来,不断发展壮大,构建中原大文化圈,他现在正着手组建艺术家部、影视部、文艺部、书法家部、画家部等部门,为我省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发挥余热。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