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18 00:00
2015年6月14日微叙事—青年艺术家联在北京798上层空间开幕。近十多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日趋变快的同时也催生了“微”时代的来临,微博、微信、微电影、微店等“微”现象日益充斥着人们的生活,而个体化或个人性的日常经验的“微叙事”也成为了当下中国特别是年轻艺术家们的生活方式。他们大多不再像师辈们那样关注宏大的叙事,而是更多的关注自身的生存现状以及自己和整个社会的那种游离状态,他们关注的只是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个人的情愫!
在这次展览中,受邀的四位艺术家关伟伟、刘涛、马永强、涂曦的作品虽然风格迥异,媒介也不尽相同,却都极具实验性以及个人内心对生命和生存的体验,都是通过自己独立的思考和陈述,在言说着每个人细腻的“小心思”。
展览现场
关伟伟感受着这个异化的现代世界,并复制了现实社会正在发生的荒诞和真实,在自然与社会的张力之中制造了一种貌似平静实则分外紧张的气氛,通过版画真实地再现了触目惊心的异状。在装置中,艺术家利用彩色日光灯与有机玻璃盒子,废弃的针管构建一个看似废弃同时又带有着强烈诱惑力的空间。
关伟伟 我的理想是在寂夜里思考 My ideal is thinking in the lonely night -89×61cm 石版画lithograph-2014
关伟伟 假如我是无心伤害你 If I am not intentional to hurt you 86×65cm-石版画lithograph-2014
关伟伟-约会Date-49×65cm-石版画 lithograph-2013
展览现场
平常喜欢跟动物进行接触的刘涛则通过动物的形象表达了他对“生命存在的未知”、“永恒”和“瞬间”这三主题的思考,利用纯粹自然的材质“生硬”的使其生长在人造自然的表面,重新通过技术语言把制作的自然和纯粹自然进行对接,营造一个忠于内心的场域。
刘涛 Supernova 2015青铜 Bronze 60×25×27cm
刘涛 再见假紫天堂 Goodbye Royal dottyback 2012 综合材料 Mixed media 200×50×130cm
刘涛 我曾经认为自己是颗水晶 I used to think I was a crystal 2014 树脂、水晶 Resin, Crystal 130×50×180cm
展览现场
作为一个海边的孩子在沙堆里、沙滩上长大,马永强通过《飞沙》系列作品把最初的生命体验表达出来,又有所超越。无论光线,抑或沙粒,作为视觉素材的自我经验,都在作品新的感官体验中被弱化,乃至消除,从而使得这些媒介获得了全新的视觉指向。艺术家灵感最早来源于石板画制作时,用金刚砂磨平石板的过程。但对于马永强来说,早期作品中鸡冠花的生命形象转化为抽象的形而上的图像结构,使得艺术家在创作的题材和方法论上逐渐需找到一有力的方法论作为支点。
马永强 飞沙2014-18 Flying Sand 2014-18,布面综合材料Mixed Media on Canvas,80x120cm,2014
马永强 流沙2012-1,Flying Sand 2012-1,布面综合材料Mixed Media on Canvas,60x90cm,2012年
展览现场
涂曦的作品描绘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东西,用黑白灰的笔触和冷色调的大片平涂,构筑了一个个似曾相识的清冷梦境般的“现实”。艺术家正是通过这种尝试,试图找到相对客观的人类生存的物象痕迹或内心真实。画廊内部展出涂曦过去几年里对油画这种材质书写性的发掘,其大尺幅的作品中,笔意的娴熟老辣,完全不像一位青年艺术家对油画控制力,而在采访中,涂曦却表达希望自己不仅是被关注到油画技法娴熟,而且在近期的小尺幅创作中,艺术家刻意淡化油画材质表现力,将着力点落在作品景象的把握当中,希望营造出一种更带有思辨能量的创作作品。
涂曦 拷贝只老虎Copy a Tiger 73X61cm 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015
涂曦 空境NO. 18 Vacant SituationNO. 18布面油画Oil on canvas 240x100cm 2011
涂曦 圆桌 Round Table 120X160cm布面油画 Oil on canvas 2013
开幕现场 艺术家马永强发言
四位艺术家的作品无疑再现了中国社会转型中当代艺术的新变化,希望透过一件件“言微大意”的作品让观众走进年轻艺术家的内心世界,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
来源:798艺术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