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龙泉窑的烧造地点

2015-06-18 08:58

[摘要]: “龙泉窑”的烧造地点,顾名思义,应该在浙江龙泉一带,龙泉今属丽水,即古时的处州。古代对窑场的命名多以窑场所在地州府称之,如 “越窑”、 “汝窑”、 “婺州窑”、 “耀州窑”和“定窑”等,但唯独 “龙泉窑”以龙泉县名命名之。

  “龙泉窑”的烧造地点,顾名思义,应该在浙江龙泉一带,龙泉今属丽水,即古时的处州。古代对窑场的命名多以窑场所在地州府称之,如 “越窑”、 “汝窑”、 “婺州窑”、 “耀州窑”和“定窑”等,但唯独 “龙泉窑”以龙泉县名命名之。
  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曹昭的《格古要论》记载 “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今日处器、青器、古青器。”曹昭是元末明初着名的大鉴定家和收藏家,他所书《格古要论》面世于洪武年间,是我国存世最早的文物鉴定专着之一,较具权威性。文中所说“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给我们指明了龙泉窑的大致所在地。
  明代陆容在成书于弘治七年( 1494)的《菽园杂记》中说 “青瓷初出于刘田,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据笔者考证,陆容曾任浙江布政司右参政, “性好学嗜书”,“且喜寻迹访贤,观风问俗,深入社会下层,不耻下问。”这条内容系作者从《龙泉县志》转录的。经河南大学的王菱菱博士考证,该转录的《龙泉县志》版本是南宋处州人陈百朋撰写的。可见,南宋时龙泉以刘田、金村为中心的制瓷已相当发达。 “刘田”又作“琉田”,即今之龙泉大窑,考古调查结果和窑址发掘资料表明,大窑、金村确实是龙泉窑的中心产地和当时先进制瓷技术辐射性传播的源泉。
  明嘉靖四十年( 1561)《浙江通志》卷八《地理志·处州》记载 “处州……系南七十里日琉华山……山下即琉田,居民多以陶为业。”明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卷七《陶埏》中说 “浙省处州丽水、龙泉两邑烧造过釉杯碗,青墨如漆,名日处窑。”而清乾隆二十七年( 1762)修的《龙泉县志》也说“青瓷窑,一都琉田,瓷窑昔属剑川,自析乡立,庆元县窑地属庆元,去龙邑几二百里。”
  从上述古文献中,我们可确知龙泉窑的烧造地点主要在古代处州龙泉县的琉田,即位于现在浙江省龙泉县,以大窑村为中心,范围遍及金村、溪口、安仁、安福、庆元等地。 责任编辑:小萌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