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18 13:38
海报
采珠 61.5×36.5cm 2015年
绿狮 95×81cm 2015年
香象渡河 180×90cm 2014年
小婴 43×35cm 2015年
心与小鸟 130×96cm 2014年
云鹤 220×150cm 2015年
云隐双鹿 180×90cm 2014年
采蓝系列之麓-1 96×49.5cm 2015年
采绿系列之五 48.5×32cm 2015年
采薇予鹿 80×55cm 2014年
采薇予鹿系列之二 69.5×41cm 2015年
飞花与绿狮 107×170cm 2015年
展览时间:
2015-06-27~2015-07-08
开幕时间:
2015-06-27 15:00
展览城市:
浙江
展览地址:
信雅达•三清上艺术中心
学术主持:
董捷
主办单位:
信雅达文化艺术
参展人员:
潘汶汛
展览介绍:
因为种种,时间被各种需要占据。但也发现,这种无法推却被分去的时间精力,有时候反而会更对我的懒散与拖延有一定的治疗。对画面有些新的理解,就好像在蔓草里拨见各色花儿,好欢乐。
2012年做了个展“云上”在法云安缦,展览的名称由展场的气质起的,也符合我画中的气息。现在想来,孩子没落地,飘在一团血水中,一切都是云上彼端。
2012年底,生活中多了小朋友,感受是如此自然又惊奇。此时又面临同时搬迁两个大工作室及带着婴儿的生活居所,时间就是这样紧张、奔波。2013-2014两年来,装修了三处房子,搬了五处的生活工作场所。一切的繁忙,都在小朋友的笑容和画画中,变得快乐,有意义。
去年我们租赁的屋子正好带有片院子,垅了地,播上菜籽,春长秋收。青菜、莴笋、秋葵、胡萝卜、苦瓜、空心菜、黄瓜、丝瓜、辣椒、茄子、番茄。基本上每天,我都会去院子地里待一阵,看看叶子生长,闻着地气夹杂着潮湿的空气与植物的味道真是开心的事情。“接土脉”,人才舒服。我琢磨着,土地里总有些什么,万物才生得那么靠谱;有生气,有脉络,有萌芽,有包浆。我决定用“终朝采蓝”1做此次个展名。绘画如采撷,享受其中的美味。
其实,每天工作的状态,像另一种菜园,纤维纸张,毛笔劈沥,研磨设色。坐在土地上,能感受到万物生长,地里的水汽顺着植物的叶脉奔腾,在叶蔓茎杆中,植物的呼吸,浑厚华滋;在毛笔与纸的园子里,这就是墨气。各种石头从土里冒出来,枝叶纵横或婉转,是一种印迹,笔法的衍生,雪泥鸿爪,皆类此。
杭州有一处很妙的地方:灵隐飞来峰。那应该是整块的山石,好像一个巨大的山子石头,忽然出现在这里,故名“飞来峰”。裸露出来的石头漂亮又有神性,有山泉哗哗而过,有纤修茂林从石缝里生长。石头霹雳流转,又经千年的攀摸,流光溢彩隐匿其中。
石头也是经土而出落,整块气势遒劲而又极温柔,它就是那么寂静而坚沉地落在那里,无论你是肆意攀爬,还是虔敬礼佛,亦或文人骚客对它各种赞美。在石头里,我“看见”特有的笔墨,“看见”它的气息品格。有时候说“看见”到不如说是感受到与自己的同频通感。
关于笔墨,传统的暗示与艺术曲径中的迷藏,闪烁在眼前,闪烁在遥远。我很乐意在现在继续这个久远传统的主题。仙鹤、小鹿、小朋友、仙草、山石、身体、祥云、天女都是纸上的生长,笔法呈现。即使是设色,也回溯笔法,要直接又自在。霹雳飞笔,霖霖氤氲,生机蔓延。观众看得清或看不清,我都希望不要太近,那片乐园,有它自己的机遇。
我希望此次个展亦是这样的呈现,画就在那里,我也在那里,不同的境,遇见不同的你。
2015.6.8 潘汶汛 写于杭州滨江 听鹂别苑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