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馆长访谈:龙泉青瓷的技艺特征

2015-06-18 14:05

[摘要]:创烧于两晋时期的龙泉青瓷曾以一色青釉独领风骚,其釉质温润如玉、闪烁着翡翠般通透的光泽,精致灵动,乾坤万象,把中国的“青釉之美”演绎到极致。

中国文物网讯(编辑 陈慧)拨开历史的云烟,创烧于两晋时期的龙泉青瓷曾以一色青釉独领风骚,其釉质温润如玉、闪烁着翡翠般通透的光泽,精致灵动,乾坤万象,把中国的“青釉之美”演绎到极致。龙泉青瓷作为中国瓷苑的一颗明珠,受到世界青瓷爱好者的喜爱,其技艺传承千年,几经兴衰,留给后人一个传奇。

龙泉青瓷碗


龙泉青瓷碗


近日,龙泉青瓷博物馆周晓峰馆长接受中国文物网记者专访,介绍了龙泉青釉瓷的技艺和特征。

青瓷的配釉技术

龙泉人利用当地的独特的自然资源,把土、水、火的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演奏出优雅的泥巴之乐。周馆长告诉记者,龙泉窑工成功地创烧出粉青、梅子青等釉色,开创了中国青瓷新美学,把中国青瓷的釉色之美发挥到了极致。

龙泉窑工对中国青釉瓷的贡献巨大,青、青白只是大致的划分,青釉就可以分析出十几种色调,细微的差异常常是以精湛的技艺体现出来的。尤其釉色纯正的粉青和梅子青,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对自然生命的赞美和“夺得千峰翠色来”的气势完美地演绎出来。龙泉人创造出独特的青瓷配釉技术,把中国青釉瓷的质地美推上顶峰。

龙泉青瓷斗笠杯

龙泉青瓷斗笠杯
多次施釉
南宋后期创烧的薄胎厚釉器物最被推崇,胎色有白和黑灰两种。周馆长告诉记者,龙泉青瓷的最大特点是多次施釉,因其胎色是白或者黑灰,多次施釉可以用釉色遮盖出原本较深的胎色,让瓷器充分发挥青釉之美。通常窑工先施一遍釉,干了以后再施一遍,以此类推,多次施釉是龙泉青瓷制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一般来说釉比胎厚的多。 龙泉青瓷虽然是多次施釉,但釉色并不沉重、模糊,而是如湖水般莹澈,具有厚釉施透之感。
厚釉烧瓷
龙泉人将青山、绿水、蓝天和草地般苍翠的青色溶进一遍又一遍的釉层,然后厚釉烧成瓷器。其釉质恬静淡雅,犹如美玉,凝聚自然界的生命之色。龙泉青瓷不仅在国内风靡,外国朋友也被其迷人的釉色所倾倒,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便有了“雪拉同”的美丽故事。
正是龙泉人创烧的这种厚釉烧瓷,变传统的石灰釉为高温下粘度强的石灰碱釉,以多次施釉的工艺,令釉层滋润柔和,犹如美玉。厚釉的烧制技法,使匀净稳定已经成为龙泉青釉瓷的一般标准,优秀的作品还须粹美、滋润、柔和。如冰类玉的传统釉色理想已被龙泉青釉瓷完美地实现了,“玉”也成了龙泉青瓷常见的代名词,厚釉烧制技法使龙泉青瓷成为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一张新名片。
开片的控制技术
开片是指瓷釉中的裂纹,它是因胎、釉的收缩率不同而在焙烧后的冷却中形成的。原为烧造中的缺陷,但因其纹理有特殊的效果,成了一种人为的特殊装饰。南宋后期,龙泉青瓷发展迅速,许多高档品甚至割舍了美妙的开片,以无言胜有声,登上了静穆的巅峰。不少上品青瓷也减省了装饰,而突出纯洁如玉的质感,表现瓷器特有的材质之美了。
据周馆长介绍,一件瓷器开什么样的片,大片还是小片,用何种方式开片都是有讲究的。人为是可以控制的,体现出龙泉窑工的精湛技艺,如根据胎釉的配方不同、收缩力不同,出现的效果也不同。也可以通过拉伸压塑、热胀冷缩的后期处理,这些开片控制技术是龙泉人特有的技艺,创造了中国陶瓷美学的新意境。
龙泉青瓷博物馆:
龙泉青瓷博物馆位于浙江省龙泉市,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青瓷的展览地,博物馆努力成为集精品展示、专业交流、收藏鉴赏为一体的青瓷文化研究交流中心,成为展示龙泉青瓷文化元素、展现龙泉青瓷艺术成就的重要窗口,力求将其建成富有特色的世界顶尖专业博物馆。
责任编辑:圆圆 (本文为中国文物网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中国文物网-收藏-瓷器陶艺 作者:陈慧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