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第二极”成都画院四川当代油画院青年艺术家提名展

2015-06-18 17:15

《氤氲山色》 190x60cm 2013年

《青铜的辉光-忆江南》 150x200cm

我们这一家 200x150cm

走出荒芜系列之望 100x160cm

新去日留痕系列20 50x100cm

江河水 2015

鱼之二 直径90cm

《红颜》 60×160CM

似水流年 248cmx129cm

《祈福》 120×90cm

雨雾枫桥边

庭园清赏之一 80X80CM 2015年

  展览时间:

  2015-06-26~2015-07-07

  开幕时间:

  2015-6-26 15:00

  展览城市:

  四川

  展览地址:

  成都市美术馆

  主办单位:

  成都画院、四川当代油画院

  承办单位:

  成都商报艺术工作室、岁月艺术

  协办单位:

  蓝顶美术馆、高小华美术馆

  参展人员:

  蔡健、陈秋林、付红、辜志勇、谷晓艳、黄润生 李猛、路露、卢贞、刘海涛、钱磊、谢常勇、 向洋、杨鹏、杨登高、朱可染、钟士敏、 张富坤、张璞一

  展览介绍:

“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宏的想象,炙热的恋情;青春是生命的深泉在涌流”,青春是一本仓促的书,但书中的文字印在泛黄的时间里,因为某种信仰,某种守望,永不褪色,永不剥落……

当光阴略过斑驳的红墙,青苔爬上墙角的石板,我总在想这里的故事,这里曾是民国时期的湖广会馆,曾是西城社的袍哥故居,这里见证着上世纪天府画坛的兴衰与变迁,曾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滚滚艺术浪潮中的弄潮儿,这里是成都画院,这里是四川当代油画院,这里是岁月风雨兼程中,永不褪色的坚守与探索,是一代又一代人青春的赞歌与归宿。

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成立的政府画院,成都画院今天已走过了三十五年辉煌历程,见证与培养了一大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大家。最早一批来到画院的艺术顾问和画家今天已是中国画坛殿堂级的重要人物,而后扎根于此,成长于此,将青春奉献于此的艺术中坚今天已各领风骚,独树一帜,是享誉中国画坛的名家大腕。画院的画家们在这里创作生息,在这里数十年如一日地“坚守与探索”,画家们在各大展赛中频频获奖,奠定了成都在中国美术界独有的地位。

画家支撑着画院,画院培养着画家,今天,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或即将离开画院,退居二线,他们用手中的画笔将画院的学术水平带到了第一个高峰,他们用自己的青春书写下了画院的金字招牌,用岁月铸造出了不朽的辉煌!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换旧人”,新一代的艺术家们也必将延续着画院先贤“德厚艺精”的谆谆教诲,延续着画院 “含弘光大,既往开来”的艺术文脉,在新的世纪,将画院的学术水平推向第二个高峰。

此次参展的青年艺术家们是成都画院与四川当代油画院的艺术新秀也是实力中坚,他们是成长在传统与当代夹缝中的一代,是徘徊于中西方文化叉路口的一代。在艺术的十字路口,他们何去何从?

他们有的从纯学院派的古典主义介入绘画,精准、细腻、内敛,将东方美学对于意境的遐想,融合于古典油画中,宛如娓娓吟诵的诗词,又恰似一杯沉郁清香的古茶;有的从写实主义入手,却超现实地表达着80一代人某种虚妄的精神镜像,某种孤独的自闭与解放;有的在意象与写实中徘徊,在理性与感性中纠结,将毛笔与刮刀并用,将流动的色彩和凝固的形体交融,画出心中的万物;有的用油彩塑造他的理想梦境,在舞者的肢体上赋予青铜般的质感和远古的神韵;有的将装扮的人像、城市的废墟、戏曲人物的挽歌结合在一起,在荒诞的影像中思考着人、环境与自然的关系;还有的用油画的载体,追求东方古典庭院中的宁静内省、天人合一,回想记忆中那一抹淡淡的乡愁,关注身边每一个平凡人的生存状态……

国画方面,工笔画家们细腻的笔触、轻柔的晕染,用绘画打开一扇生命的窗,轻轻倾诉,发现美好;他们从现代的尘世中去体味生命的灵性和万物的诗意,从浮世的繁华中去洗涤内心,推远时光,在一人一物、一禽一鸟、一花一草间感受万物生长、白驹过隙。写意画家们则在传统人物画基础上突破创新用泼墨泼彩酣畅淋漓的水墨效果诠释当代人的笔墨精神;山水画家们则将巴山蜀水的雄秀深幽、郁郁华滋汇于笔端,用笔墨青烟去营造心中的天地,也有的将西方印象派色彩的丰富密集运用在山水画中,轻松地行走在工笔青绿与水墨写意之间,清新、自然的色墨效果散发出传统图式中未见的光芒。

不论是油画还是国画,青年艺术家们正值年华,正值艺术创作的高峰期,他们既有澎湃的激情,不羁的想象,大胆的突破;也有冷静的思考,清醒的认识,坚定的信仰。纵观中外美术史,新兴艺术思潮和流派的诞生,大多萌芽于青年,发展于青年,壮大于青年。而我们的青年艺术家,正是这个时代中那个真正敢立船头,手把红旗的弄潮儿,是拉开新时代艺术大幕的先行者。今天,当我们还在呼喊“有高原无高峰时”,也许我们正忘了,这些还在筚路蓝缕,还在成长与探索中的青年一代,也许他们明天将会是当代中国画坛上的又一座艺术高峰!

(叶莹 于成都画院)

来源:雅昌艺术网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