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毕业季|第44期微影赛获奖作品

2015-06-19 00:00

▲点击蓝色「摄影世界」,一键轻松关注!




摄影世界第44期微影赛“毕业季”获奖作品揭晓!祝贺获奖的10位小伙伴。


获奖名单


陈逍遥 《走了》
Joker 《毕业季校园遗弃的自行车》
冯晓昭 《毕业季》
刘思琪 《致青春》
孙 野 《用微笑迎接未来》
王 兰 《匆匆那年》
王中意 《青春最后的奔跑》
叶 进 《毕业了》
张鑫荣 《再见,青春》
郑利平 《谢师》
(排名按照姓氏拼音首字母)


本周奖品为三星存储产品提供的 32G 存储卡一张。小伙伴们的奖品我们会很快寄出,收到奖品不妨与我们分享哦。


本周的微影赛“夏”还在火热征稿中,截止日期6月21日23:59(周日),关注摄影世界微信公众平台:PhotoWorldMagazine,即可投稿,期待下一次获奖名单中有你的出现。


获奖作品



《毕业季》,摄影:冯晓昭


点评:这样一个角度和构图别有新意,黑灰剪影的组合整体看起来有些压抑感,抛去内容本身,画面甚至充满战争时期宣传海报的调式,例如前苏联、西中欧国家,不过话说回来,对这些东西大家并不陌生。



《毕业季校园遗弃的自行车》,摄影:Joker


点评:鉴定这辆自行车是否真是作者的校园遗产并不重要,更多的是自行车伴随着许多第一次在大学里初试恋爱滋味的人所保存的那份甜酸味道——可以是一辈子无法忘怀,当然有人会是汽车,匆匆那年真的很快,甚至快于作者这么直白附身啪一张的速度。



《再见,青春》,摄影:张鑫荣


点评:许多人都不太留意电影电视的影响,这种从小到大一直环绕的东西自然对我们的视觉认知有着巨大的下意识牵引,这张照片的锐化、边缘效果等尽管稍微过了,但本身海报式的风格可以让人暂且忽略这点。



《走了》,摄影:陈逍遥


点评:这张照片不仅完全不对称,亦不符合传统的黄金分隔规律,不过看看手机上的日历,都已经21世纪了,还在意那些有什么卵用!依然,建议作者看看布列松的作品构图,一定有新的启发。



《匆匆那年》,摄影:王兰


点评:无论形式还是色调,这幅作品都像是央视公益广告的一个静帧,尤其是明显的人物动作布置,或许四位小同学此时的感触更多是一丝伤感,但未来某天你们一定会以另一种情怀感谢这个瞬间一次。


《青春最后的奔跑》,摄影:王中意


点评:构图很画派主义,裁剪更是东方味,人物的姿态很动感,如果打个闪光灯就更好了(大家不妨勤使用手机闪光灯)。



《毕业了》,摄影:叶进


点评:无论从资源、教育、社会角度来看这张照片都是十分允许,如果以纪实摄影角度说这张照片囊括了该有的东西,虽然局部稍微过曝(这还挺重要)。



《用微笑迎接未来》,摄影:孙野


点评:或许刚毕业的同学们会对这个场景呵呵一笑,但这的确是张有意思的照片,可不是笑脸,而是摆设背后的种种更大背景,回到画面上,地上的图案和阳光看起来还挺像天空。



《致青春》,摄影:刘思琪


点评:这张照片建议作者单独打印下来贴墙上看,丰富的层次、表面质感和朦胧的人物动态很有80年代 Thomas Sauvin 收藏的北京生活照的味道(可在摄影世界网站查看),色彩很像炭笔画。



《谢师》,摄影:郑利平


点评:或许有人会说这类新闻照片在校报等常常能见到,它甚至不能称为作品(取决点是作者拍摄的意图),但这样壮观的场景和仪式大家都应该跳出来看,之前也说过,景观摄影看着最闷最无趣,而它亦可是最富感染和震撼力的摄影类别,没有比反应我们生活时代更令人感到亲切的了。毕业季即将结束,一切的一切都在进行着,每个人眼中也渐渐开始有了不同的世界。


来源:摄影世界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