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玉雕嵌饰 一窥繁华

2015-06-19 10:08

  图中所示为西汉时期透雕动物纹玉嵌饰,直径5.5厘米至5.9厘米、边厚0.4厘米,1978年于长沙市溁湾镇象鼻嘴出土,现收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此器青玉质地,玉表面浸蚀呈灰白色,扁体略呈椭圆状。正面中央镶嵌一绿松石,外圈透雕生动的龙、凤、熊等动物,并用浅浮雕手法刻出各个动物的眼、耳、鼻、嘴等细部,单面雕琢。背面中央有一短圆柱,中有一小圆穿孔,可供嵌插捆系用。此器雕镂精细,表现对象丰富,并且上嵌绿松石,是同类玉饰中的精绝之作。

  这件饰物很可能是随葬漆器上的装饰物,漆器由于年久早已腐烂,仅存此物了,由此可以想像当时这件漆器的精美程度。整个器物采取了镂空雕刻手法,线条雕刻刚劲有力,弥补了平面雕刻所表现的图案立体感不足的弱点。这种雕刻技法是前所未有的,并一直沿用到东汉、南北朝。

  这件玉佩采用镂雕工艺,构图完美和谐、主次分明、细节精美,是汉玉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足以代表西汉玉器工艺的巅峰水平。

  此件玉器出土于1978年长沙河西象鼻山发掘的规模宏大的有“天子之制”的王室墓中,此墓为竖穴岩坑,墓由通道、题凑、外椁、前室、外回廊、内回廊、棺室和套棺组成,通道、前室、回廊、棺室间有门扉相通,俨然是地上宫殿在地下的缩影。该墓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特殊的墓葬形制—黄肠题凑,黄肠题凑为“天子之制”,只有帝王、诸侯王等才可使用,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这种王者享用的墓葬形制,在我国目前所发掘的诸侯王墓中极为罕见,其保存完整堪称江南地区同类墓葬的典范。据考证,玉器的主人正是西汉早期吴氏长沙国某一代王。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