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创作手札(三)


《浮云任来去》

  每个人都有理想,都希望超越有限的束缚,追求无限的精神自由,以得到宇宙深处的无限生机。画面巧妙的留白,留下了想象畅游的空间,令虚景与实景相合,不着笔处皆成妙境。升腾的云气,醒目的山体,蝌蚪皴法灵动而有力。情感、性灵、生命,在浓淡墨色中完美交融。


《浮云写山林》

  “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云水飘渺,天锦之章。问君何所求?头顶一片天,脚踏一方土,把酒看山百自由。


《黄山铁骨》

  李可染先生说:“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没有好的意境就画不出好的作品,在不断的体察、写生中,眼中的黄山丘壑早已移为胸中的丘壑,升华为境。豪放中见雄浑,梦幻中察深邃,清润中味宁静。俯仰之间,困顿、浮躁远去,胸中宽快,倍觉从容。


《徽州印象》

  积墨法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表现手法之一。自五代、北宋以来,水墨山水画家们不断探索用墨的方法,至明代,“积墨”二字已明确提出。明末清初的画家龚贤在“积”上取得了突出成就,被称为“黑龚”。

  此图所用积墨法源自龚贤,又不同于龚贤。龚贤的积墨山水是明代遗民心中的幽情,而此图的积墨是以时代之笔咏时代之情,写“大笔墨大山水”。龚贤的“七遍墨法”也就转变为多层墨法。在墨的点染中通过笔的枯淡、枯润、枯湿将黑的实、白的虚融合,黑的重凸显白的静,白的纯烘托黑的厚与亮,相得益彰。在黑白的对话中还原自然之本色,挣脱现实的束缚和困顿,回归生命的本真。徽州水乡山郭的秀美、华滋、沉厚以磅礴的气势展现在眼前,蓬勃、正大、刚健、醇雅。


《家在烟波云水间》

  渺渺烟波,一叶轻舟,山似翠,柳如风。几回梦萦,故乡可安宁?笔轻松,心自由,岁月如歌,忘了冬秋。


《锦云似衣绣山峰》

  近山基脚壮厚,远山拥相勾连,映带不绝,金光闪烁,如锦如绣。云涌山谷,不蔓不枝,似莲似花。仙境?溪水漫流,长松亭亭,屋宇俨然;人间?此景只应天上有,妙笔生花落人间。


《灵光无限生胸怀》

  老子云:“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笔墨亦如此。由繁入简,从实至虚。墨为虚,白为实,计白当黑,虚实相生,“大象无形”,此之谓也。


《暮归》

  寒林遮蔽了山野,暮色中一条乡间小路蜿蜒向前。不见缤纷的晚霞,没有蓝天云朵,只有远处的天光。暮归的老牛,缕缕炊烟,抑或是牧童的歌喉,隐约的笛声,在晚风中飘荡,吹散了寂寞,带走了惆怅。倦游晚归的人啊,找到了回家的路。

作者:洪潮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