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5-06-20 17:00
艺术家乔治·拉格迪
2015年6月20日下午5点,乔治·拉格迪个展“西西弗之声|切片”在上海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举办。本次展览由“西西弗之声”和“切片”两件作品构成,它们皆利用整合算法的过程来实现数据视听化,以此创造新的美学表现形式和社会文化叙事经验。
其中,“西西弗之声”是一件携有四声道空间化声音装置的多媒体投影作品。它在一张黑白照片上通过计算机程序,将图像的不同区域整合到一起并同时转化成声音,由此生成持续变化的组合。作品通过图像到声音的转化,从中提出并质疑两种媒介之间的美学同等转化的可能性。
乔治·拉格迪个展“西西弗之声|切片”现场
“切片”将8张拍摄于正式社交场合的黑白和彩色照片,反复地切割成原图的一半,直至缩减成抽象的视觉薄片,最终使得其图像无法再辨认。一旦达到这个抽象的状态,这些切片将会系统化地重组,尺寸增倍进而形成不同的图像。 该序列共由八张图像构成,其中每个图像分别以四种颜色中的一种颜色编码。
这导致观者每隔一张照片才能感受到颜色变化。同种颜色的图像间的转变难以察觉,而当下一个不同的颜色出现时,观者才瞬间意识到“变化正在发生”。软件在八张不同图像间循环并实时生成视觉动画,大致以二十分钟为一个周期。
作品“切片”
作品的重复和循环的特征,让人想起古希腊神话中西西弗受诸神惩罚后,日复一日将一块巨石推至山顶,又望着它滚滚落回山脚的两难困境。它们随着参数值波动的实验性本质,使得其在预置的系统参数内产生变化,让史诗般的循环中不停诞生出新的主题的变奏,赋予感知及美学经验广阔的空间和持续的流动性。
艺术家乔治·拉格迪,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艺术工程媒体艺术与科技研博士课程主任、实验性可视化实验室的主任,以及工程学院和人文与美术学院的数字媒体教授。
作品“西西弗之声”
身为国际知名的学者与媒体艺术家,拉格迪是互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的先驱。自20世纪90年 代初期,他在用数据处理方式得出交叉文化内容的一系列观念立场的基础上,创造数字媒体互动装置,为这一领域作出贡献。拉格迪目前的研究涉及数据可视化、机 器人计算机合成摄影与数字影像民族志。他的基于计算的装置在世界各地展出,从美术馆、画廊、非常规性空间、学术会议到公共委约等。
他还获得创意资本基金会 (Creative Capital Foundation)、丹尼尔·朗格卢瓦艺术与科技基金会(the Daniel Langlois Foundation for the Ar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加拿大文化艺术理事会(the Canada Council)、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the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以及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等设立的多个奖项。
据悉,展览持续至7月19日。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彭菲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