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细看翻砂作伪币

2015-07-10 09:19

当前市面上常见的翻砂伪币

  在笔者十数年的古钱币收藏经历中,各类现代工艺的作伪古币经手过眼了不少,深感现代作古钱作伪手法之高超。故在这里特地将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介绍如下,供藏友参考。

  现代古钱作伪中采用最多的是翻砂法。翻砂法以真钱原品制作模型,浇铸的铜水多为古代铜钱或铜镜熔化而成,因此翻铸铜质仍接近古时的青铜或红铜。由于热胀冷缩的缘故,以真钱翻钱要略小于真钱。此种伪钱上市极多,有的几可乱真,只在锈色、包浆上会露有马脚,鉴定时一定要注意。

  古代铸钱工艺都比较讲究,故铜钱质地细密,光洁度高,表面有自然磨损的痕迹。伪造者的翻铸工艺一般都很差,因此铜质疏松,表面多砂眼、气孔,即使经过了打磨,也不如自然磨损那样温润、光亮。

  古代铸钱时只将砂箱翻身,不需要将母钱一一拿出,因此砂模受力均匀,钱币的厚薄也大体相同。伪造时,真钱被用做模,取钱时砂范受力不均,往往会造成轻度变形,所铸伪钱在厚度上也有出入。

  伪钱铸成后的打磨方法也存在问题。古代铸钱时一般都是大批生产,浇铸成的毛坯用方形棒穿在一起加以固定,然后装在转轮轴上用锉刀锉边,因此锉痕绕线而转,深而有力,且与钱边平行。伪造者打磨时,一手拿钱,一手拿锉,锉痕细弱凌乱,有时与钱边呈垂直或交错状态。

  此外,出炉后不久就被埋入土中的古钱,若干年后出土时仍文字清晰,能看清原始锉痕;如果古钱流通过久,轮廓就失去了棱角,锉痕当然也就消失了。如发现文字平夷而钱体上却有新锉痕的钱币,藏家就应仔细察看了。

  古钱由于曾长期穿在绳索上,钱的穿孔经自然磨损便光滑无棱。翻铸的伪钱,穿孔一般都经过人工打磨,由于人工打磨时轻重不好掌握,致使穿孔内磨损程度不匀,从这里也可看出端倪。有的伪钱铸成后未经打磨,钱体侧面往往留有不规则凸起,这是由于翻砂技术不精,铜汁从砂模合缝处溢出造成的。还有外轮内边不圆、中孔不方等情况,藏友们都要加倍留心。(小 朱)

来源:雅昌艺术网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