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2017手稿:“欧来欧去”系列

  手稿最能体现艺术家的创作过程,是其创作观念和思想的集中记录。手稿中涂改的墨迹,常常是作者一字一句推敲的遗痕。通过手稿,阅读者常常可以了解到作者思想的轨迹。

  今日为大家分享樊枫2017年创作的欧洲系列作品的4幅手稿,从中可以了解到艺术家的作品大多是要经过反复推敲和一系列的手稿才能完成的。

  【手稿分享一】

机场稿之一 纸本水墨 27.5×16.5cm 2017年

  【题跋】

  机场稿之一,以作港口立意之用,岁次丁酉夏,樊枫。

樊枫《机场》 纸本水墨 99×70cm 2017年

  【手稿分享二】

机场稿之二 纸本水墨 27.5×16.5cm 2017年

  【题跋】

  机场稿之二,港口立意,岁次丁酉夏,樊枫记。

樊枫《港之二》 纸本水墨 138×69cm 2017年

  【手稿分享三】

罗马街头稿 纸本水墨 34.5×28cm 2017年

  【题跋】

  罗马街头稿,岁次丁酉夏,樊枫记。

樊枫《罗马街景》 纸本水墨 138×69cm 2017年

  【手稿分享四】

夜泊稿 纸本水墨 27.5×17cm 2017年

  【题跋】

  夜泊稿,丁酉夏,樊枫记。

  【名家引语】

  在西方历来的艺术语境中,“手稿”(Autograph)一般指作品还没有完成之前,艺术家根据特定创作意图所画的图像或撰写的相关文字。与正规的艺术创作相比较,手稿虽然具有即兴、随意、尺寸不大、制作时间较短等特点,但同样具有独立欣赏价值,并且不计运用怎样的媒介与怎样的技术。就我所知,在西方现代艺术出现之前,艺术家的手稿大致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的功能:第一个是以呈现客观对象为主,即更强调手稿的记录功能;第二个是以呈现主观世果为主,即更强调手稿的想象功能;第三个是以探讨问题为主,即更强调手稿的研究功能。

  具体地说,前者重在记载现实世界的视觉信息(包括形体、动态、结构、明暗、色彩等信息),常见的表现方式是写生或速写,其中既有运用炭笔、铅笔与纸张等工具的,也有运用水彩、油画等工具的,而那些为具体创作所收集的各种形象资料俱应划归在此一行列;第二者则重在体现艺术家主观创造的世界,即根据特定立意所画的各类构图,包括艺术家最初根据立意随手勾出的小草图、过后经不断修改、深化的构图、素描稿或色彩稿等等。大量的研究成果足以表明,这一类手稿最能反映具体创作中重要的信息,并体现出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创造力;第三者特指针对具体艺术问题如“黑白关系”、“色彩关系”“形体结构”“透视关系”“故事情节”所做的专项研究。

——鲁虹(合美术馆执行馆长)

节选自《鲁虹:品读“背后的故事”——关于“中国当代艺术家手稿研究展”》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