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姓名:李姝慧
院校:西安美术学院
专业:版画系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1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2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3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4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5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6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7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8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9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作品名称:《Depression patients》10
版画 44.5×56 cm 石版 创作年代 1
作品故事:作品阐述:此系列作品是我对抑郁症患者的内心解读,也是对自己的解剖与探索。即潜意识下负面情绪的滋长,成就病态的思维模式,产生出的认知偏差和情绪障碍。
导师评语:导师评语:李姝慧以忧郁症为表现对象,采用独特的构图方式,在黑色背景上开辟不同形状的心灵视窗,向观者展示一个忧郁症患者的真实存在状态,通过图像的重影处理,体现了一个自闭、犹豫不决、惶惑不安的情绪,作品在幽闭中透出一角灵光,恰是对忧郁症患者的精神世界的窥探和关怀。
艺术家简介:1994年12月,女,陕西西安;指导教师:张春霞、尚昌荣、许欲晓
来源:雅昌艺术网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