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2017-11-23 22:06
新岁之初,瑞雪梅开。窦良羽兄寄新作画册来,嘱予作评以记。余专于山水,并涉花鸟,唯于人物画品评,则惶惶如有隔山之恐,及展卷视之,画面鲜活、亲切,清新自然之致扑面而来,使人一见而如故知。观良羽画,余有三感。
一曰:真切。良羽所画画面主体之人物情节,多为我辈生活中所闻所见或常历者,无论仰观高山流瀑,亦或俯察秋虫鸣斗;无论清净闲暇读诗书,亦或张灯高台赏戏曲,无一处不具备艺术之原型原景,而其造境之妙,真实而不失之泛泛,如其画背景之山、树等自然之物,或者画隧道、火车等现代科技之果,皆是约略其山之一角之势,树之数株之态也,以其巧思妙构,意象之韵味愈足,然又恰如其分地完成了画家对主题情境的抒写。于此,无论大幅小帧,皆具备画意的真切性和故事性矣。
二曰:格高。元代倪云林以逸气论画,曾曰:“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云林之论,删略物之繁冗,将绘画之笔锋直指画面有意味之形式,更将其上升到画家精神之放达与超迈。又云林所言之“逸气”,为历代画评所重,以其实在为中国画最高精神之写照,它使得中国画超越了对物象的描摹,将审美的视角带进了诗意的天地,有品位,耐品味,良羽绘画,接续了这种精神。品良羽之画,时或感觉人物比例有些出入,如五官又时有乖乎透视,然在精准的笔墨关系下,一切又显得憨态可掬,颇多韵外之境,味外之旨。
三曰:自然。绘画如同诗歌,要求情感的真实,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更何况“人“这个高尚的生命体。于画家而言,目之所视,心之所想,手之所绘,皆应如石涛所言“我自用我法“,而不应该是某家法、某家样的机械翻版,良羽作画,并不刻意为追求某种艺术形式而曲解自己之性情,随顺自然与性灵是其绘画一贯的坚守。其用笔,收放无习气;其用墨,氤氲有别致;其用色,有时虽或不避西画色彩之对比、互补关系,然浅施淡敷,随色象类,俱是揭自我之须眉、发自我之肺腑也。
天道酬勤,画道其昌,余深祷良羽兄更大的成功。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姜金军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