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精雕细琢天上有,鬼斧神工人间无——记哥窑名家陈卫星

2017-11-24 10:36

文/马传辉

《山海经》有载:“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古风》有云:“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陈卫星先生,生于龙泉青瓷世家,其兄陈卫武乃“龙泉三杰”之一,夫人严少英亦是龙泉青瓷艺人中之翘楚。此等青瓷世家长成的灵魂,仿佛从出生便带着天然的灵犀!

陈卫星师从宋瓷,自幼学习宋元龙泉窑青瓷标本,从懵懂孩童到如今的青年才俊,始终刻苦专注于制瓷一技,远赴日、韩等国交流深造,归来独创仿古铁胎开片系列传世哥窑作品,正可谓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陈先生鲜少问津旁事,一心痴于制瓷。其作崇尚极简主义,朴素而极具美感,静逸而充满力量,故被颂以“瓷疯”美誉。而这个“瓷疯”亦将全部身心付予了“哥窑”。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其精在于器形“合于自然”,其型要求甚高,兼具素朴、简约、端庄、大气的文化理念,与道家理念息息相通,神韵与技艺缺一不可,方可称为真正的“哥窑”。

“精雕细琢天上有,鬼斧神工人间无。”上品瓷器追求天人合一,“神工”“神采”和“神韵”不可或缺。陈先生之作采用纯天然矿物质釉,烧制难度大,而成品率极低!虽如此,陈先生每每亦能制出温润静美的瓷器,足见其技之精之湛,恰如韩愈诗云:“自云有奇术,探妙知天工。”

郭若虚云:“人品既已高矣,气韵不得不高;气韵既已高矣,生动不得不至。”陈先生制瓷,极重“神韵”。经历人生的沉淀与岁月的打磨,陈先生的匠心与灵魂皆已至臻境。古人云:“灵心胜造物,妙手夺天工。”陈先生以古为师,所制瓷之神韵跃然于器物细节表象间,器物的口沿,修足的刀法和力度,转角处的缓与急,一分一毫之间尽显世家风范,张力十足而又灵气非凡。视器物,感神韵,陈先生之作堪为瓷器神韵之典范。

来源:华夏收藏网-藏趣逸闻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