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清碧玉五子闹弥勒坐像

2018-09-22 21:06

  

  这件清代碧玉五子闹弥勒坐像(见图),高18.8、宽22、厚12.5厘米。作品为碧玉雕琢,造型为弥勒佛身上五子闹耍的情景。弥勒佛体态肥硕,慈眉善目,圆脸大耳;面容丰腴,长眉隆鼻,开口微笑,憨态可掬。身披袈裟,袒胸露肚,大肚古腹,双腿呈半跏趺坐姿。双肩两侧爬着五个童子戏玩,称“五子闹弥勒”。五童子笑容灿烂,姿势各异,妙趣横生。

  整器用料硕大,品位高雅,雕工精湛,颇显珍贵。作品主题鲜明,刚柔并济,对孩童的刻画栩栩如生,形神兼备,人物却不觉繁缛,雕刻工艺老到苍劲,画面层次分明,灵动俊逸,作品随形而施,可见古人随形制材的妙境,使人感悟到美玉的韵味。

  细加品味坐佛,弥勒逍遥自在,从容大度,无拘无束,双眼炯炯有神,造型生动而不夸张;其刀法精妙,细腻且明快简洁;设计巧妙,耐人寻味,构思、格调、造型、工艺等皆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品位。纵观其形制古雅规整,人物雕作精巧细致,运刀技巧灵活多变,似信笔落刀,却工整而有序;或细刀勾刻,或粗线勾勒,一气贯通,布局松紧有致,构图更是别具一格。表面形成自然油润、晶莹如脂的光泽及古旧的包浆,显然烙下了时代的印记,光可鉴人,它凝固住一些时光印迹,使坐佛越发滋润、光彩夺目,透发出一股灵动幽雅之美。

  弥勒佛早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笑口常开,笑世间可笑之人”之说,其清洁淡雅之态,自古就为人喜爱。对弥勒佛的信仰始于西晋,唐至明以来弥勒佛的事迹由佛家典籍广为传说,由寺庙雕像而延至玉器或瓷器、铜器等居家摆设,成为中国传统之典范。考各类弥勒佛像制作工艺讲究,种类之丰富、制作之精致、造型之奇巧,均可称冠于世,发展至今,早已成为收藏家们的宝藏之物。

来源:雅昌艺术网 作者:吴保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