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行清风望细雨—徐英男画集序
21世纪的第一个年头,北京画院筹备“大匠之门”美术作品展览。我应英男所邀,赴东北黑龙江双鸭山深入生活,为创作收集素材,离开喧闹的京城。时值金秋,火车出关一路上色彩斑斓使人陶醉,我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到达双鸭山后,先去英男的书法、美术培训班里暂作休息。我见墙上挂着一块黑板,拿起粉笔,迅速地记录下一幅我心中的图式。非常奇妙的是,后几日当我们进入山林在一处小河岸边野餐的时候,英男惊讶地对我说:“刘老师,你看对面的景色不就是你在黑板上勾的草图吗?”对面层层竖立的山峰,被秋天五色的树林包裹着,中景的白桦树,林中护林人的小木屋、以及小河在木屋前面潺潺流过。不仅仅是我,同行中凡是看过我在小黑板上草图的人都惊呆了。看来,大自然就潜在每一个人心中,关键是看你能否用灵魂去体察和发现。接下来的日子我们畅漾在美妙的山水之间,与大自然同呼吸共冷暖,把我们变成一片树叶、一座山峰、一块石头、一缕云彩。我完成了《这里的山林静悄悄》的创作,而英男的艺术思维明显的提升了一个层次。
2002年深秋大地一片萧瑟,突然接到英男爱人艳玲打来的电话,英男重病,在上海住院手术。放下电话我很长时间枯坐在电话旁边的沙发上,没有流泪,但心像针扎的一样。上天对英男怎么这样的不公?他年轻的生命怎么能承受起如此的打击。我内心默默地为他祈祷,为他的生命、为他的家庭、为他的艺术。天无绝人之路,年青优秀的学者艺术评论家张羿和无数的人从方方面面伸出援助之手,经过三次大的手术,神灵在冥冥之中护佑着他,英男从死亡的边缘逃了回来。不行清风,那得细雨,这是英男多年来所作所为感动了天、地、人。在生死关头他的爱人艳玲不离不弃,一直陪伴在左右。几个月后,他的爱人陪他到了北京我的家中,他没有过多的谈论他的病和他战胜病魔的过程,更多的是谈艺术。因为我知道艺术已化作他生命的一部分。
90年代末,徐英男来北京画院研修班学习,我担任他的指导教师。他来之前是双鸭山师范的一名美术老师,他教出了许多出色的学生,在美术、书法教学中确实有一套办法。记得2001年在双鸭山一次上街,在街上有好几位学生的家长诚恳地要求他教教他们的孩子、我望着家长那期盼的眼光十分感动。我问英男你是怎么在短短时间内教会孩子写书法的?他淡然一笑没有回答。英男的性格内向,感情细腻、深沉,对艺术非常有悟性。他在学习传统时,吸取笔意不袭其貌,站在高处感受,传统绘画书法意境,气息等精神性的东西,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绘画中笔触力度,色彩和水墨的融合操练中。
在北京画院学习了两年,毕业后他回到故乡,一次他给我寄来了冬日里拍摄和勾描的冰凌在玻璃上呈现的图式和结构。我看到后非常欣喜,他不断在提高对构成元素的研究,不断深入到构成元素内部发掘它们所具有的表现潜力。微观世界的能量是巨大的。一片雪花的内部结构,如果受到外部的刺激可以使整座冰山蹦塌。随之他又画了许多蘑菇、树根、石头等不同的造型和色彩,这是他在绘画形式上所做的积累。在这方面,西方艺术家以明确的意识作了许多努力,而中国传统艺术家在下意识中,在综合性训练中完成。
他在养病中几次由艳玲陪同来北京,时间比较充分,我们对中国画能做深层次的讨论。正值我的《天地玄黄》系列创作进入后期,他提了许多建设性意见,我们由师生成了好朋友。每次谈到艺术问题都很兴奋,有时一整天地罗嗦不休。早在90年代初我写过一篇文章《论书法与绘画的融合》,在一个秋日英男俩口又来到我的院子里,院内堂屋两侧的石榴树结满了火红硕大的石榴,英男拍了许多照片,当照片洗印出来,惊奇的发现石榴树的枝条穿插在石榴中形成动人的空间。由此讨论中国画及书法的空间结构,我们把书法经典中的每一个单个字放大进行空间构成研究。甚至还翻出八大山人的书法和画作对空间结构的处理相互进行比对,发现它们二者之间有惊人的同一性。发现了许多以往自发地但没有形成自觉性的理念。现在每每想起心底还有一丝丝的涟漪,类似这样的讨论不胜枚举。这也是那个时期我最愉快的记忆,我也深感到英男在这些艺术讨论中身心得到了巨大的愉悦。
10年前英男经历了一场与生命的生死搏斗,更加感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感受到人间的大爱,他把这种体验画在画里,体现他对真,善,美的追求。
《生命之光》画面以红,黄,黑,白四种颜色构成。画面中心一团白光的造型似生命的雏形,用红、黄、黑不同色彩造型把它衬托出来,十分大气激动人心,生命难得,应以珍惜。
《秋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丘陵上的秋草用有力直线表现,造成向右的动势,天空留出大片空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秋草的观察,表现细致入微,整体感非常强。
《无常》画面黑白两色,用刚劲笔触辟出了幻化不同的长方形物体,组成了一团,在空中飘游着。上方背景似云似雾令人捉摸不定。 一切事物包括生命在内,都是无常的,他用绘画语言表现的淋漓尽致。
长期以来英男运用综合材料画画,不管采取什么材料和手段,英男是用心灵画画,我们也应该用心灵去感受。
短文写完把笔放下,猛然间看到英男站在冰天雪地里微笑着向我招手说:“刘老师,这些画是我的作业,向您汇报”。我的眼睛湿润了。
2012年夏7月27日晨
北京画院、国家一级美术师 刘占江
作者:刘占江水墨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