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学术 · 书学丨『 书 博 士 』源流




《汉官仪》
者,通博古今,者,辩于然否。

六国之末,置“博士”一职,秦因之。以其端难考,故言“博士”为秦官。汉承秦制,亦设“博士”。

《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

《续汉书·百官志》
博士十四人,比六百石。

秦、汉“博士”秩卑禄薄却能参与政事,是帝王智囊,身份尊贵。初以“博学”为要,曾至七十人之多,其中不尽经术之士。汉武帝建元间,黜百家、尊儒教,专设五经博士“各以其经为职掌”,始目“专经”为贵,其员锐减。

博士自六国秦时已有弟子,汉兴仍之。

汉元朔间,建太学,帝特为博士置弟子五十,后大增至百千人。自此,“博士”渐以“教授”为其官守,所授则以经、史为要。



《晋书·荀勖传》
(荀勖)俄领秘书监,与中书令张华依刘向《别录》,整理记籍。又立书博士,置弟子教习,以锺、胡为法。

西晋是最早设立“书博士”的朝代。有别于专精《尚书》、隶属于太学的“《书》博士”,此“书博士”隶属秘书监,为非学官博士,专授书法。“这是中国书法史上第一次以朝廷权威来确立书法楷模。”尔后代代相因,书学殷盛。

史载南齐韩兰英善书,“齐世祖以为博士,教六宫书学。”

北周赵文深善楷隶,有钟、王之则,笔势可观。“后周以为书学博士”。

隋代“书学”与国子、太学、四门、算学并立官学,“书学博士”亦列官制。朝廷设书学博士二人,书学助教二人,书学学生四十人。书法教育制度化肇始于此。

唐代“书学”列于国子监。其授课内容,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凡书学:《石经》三体限三岁,《说文》限二岁,《字林》一岁。”可见,唐代书学重视小学,兼顾书法。唐初弘文馆附设书学,“贞观元年敕,见在京官文武职事五品以上子,有性爱学书,及有书性者,听于馆内学书,其书法内出。其年有二十四人入馆。敕虞世南、欧阳询教示楷法。”

《玉海》

(北宋)崇宁三年六月建算学、书学、画学、医学,五年四月罢,其书、画学附国子监,置书学博士、画学博士各一员。大观四年并入翰林书艺、图画局。


北宋,“书学”由国子监转入翰林院。

史籍详细记录了宋代书学的教授内容与评价标准:

《宋史》

书学生,习篆、隶、草三体,明《说文》《字说》《尔雅》《博雅》《方言》,兼通《论语》《孟子》义,愿占大经者听。篆以古文、大小二篆为法,隶以二王、欧、虞、颜、柳真行为法,草以章草、张芝九体为法考书之等,以方回肥瘦适中,锋藏画劲,气清韵古,老而不俗为上;方而有圆笔,圆而有方意,瘦而不枯,肥而不浊,各得一体者为中;方而不能圆,肥而不能瘦,模仿古人笔画不得其意,而均齐可观为下。


元代置“鉴书博士”,“品定书画,择朝臣之博识者为之。”其职责也已大异于前代之“书学博士”。

明、清两朝,不置书学,亦无“书学博士”。盖书法教育已深入日常,书道楷模也早似北辰高悬。朝廷无须再于官学之中特授书学、规范楷则。

如今,“书博士”有了新内涵与新身份。不变的是,在书学发展与书法教育领域,新时代的“书博士”群体依旧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百军.“书博士”考察[J].美术之友,2007(02):67-68.
[2]张明.西晋立书博士考论[J].文艺争鸣,2012(11):156-158.


雅昌二玄新版安思远旧藏善本《石鼓文》

                                                                                              交易担保                 雅昌商城                                                       雅昌二玄丨安思远旧藏善本《石鼓文》                                        

石鼓安,国运昌

我们一起

谛观善本、品读经典

现价75折:1410元(定价:1880元)






更多雅昌二玄书籍推荐

 ► 《安思远旧藏善本碑帖选》之《石鼓文》

更多详情:安思远旧藏“最善本”《石鼓文》付梓出版,即将发行!

 ► 《安思远旧藏善本碑帖选》之《十七帖》

更多详情:安思远旧藏《十七帖》75折预售,收藏从速!!

 ► 《安思远旧藏善本碑帖选》

更多详情:官宣:“中国古董教父”安思远旧藏善本碑帖,将由雅昌携手山东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

 ► 《原色放大法帖选》

更多详情:原色!放大!高清!雅昌二玄新版《原色放大法帖选》即将面世

 ► 《并峙双辉》

更多详情:行书名品  晋唐之韵《并峙双辉》

 ► 《十钟山房印举》

更多详情:最善本《十钟山房印举》

 ► 《鸳鸯志》

更多详情:最有爱的《鸳鸯志》

《张迁碑》

更多详情:张迁:这里有关于我的一切,你要不要八卦一下?

作者:雅昌二玄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