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古今绝伦,行书、白文印
自洽,只是事物自身的基本统一性,是艺术作品能够站得住脚的基础。达到这一要求,并不代表就是完整的或者说优秀的艺术品。正如马赛克的方块堆砌,不能成为合格的艺术品一样,持有极端理念或者精神病人,也不会因为自身逻辑的完整而变得正确,更不会让人感到丝毫的愉快。
人类的审美欣赏源于感官,感官的偏好就是重复与变化,艺术作品以节奏产生重复协调,以韵律对比产生变化体验。协调统一的自洽是基础,在这个基础上还要有变化的旋律与对比,来体现冲突、情节与内容的表达,才能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
缪篆易于篆刻印章的特点,是秦汉印章制作工匠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将圆转多变的小篆书体,改变成横竖为主、分割匀称的字形,既不影响识别,又能适合方正的印章排布,无疑是创造性的进步。
运用这一书体,即便对分朱布白缺乏一定掌控能力的制作者,依然能够雕刻出符合基础水平要求的印章来,这是大家喜欢刻制篆书印章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习汉印,如果只停留在对汉印工整感觉的描摹之中,所刻的印章自然是横平竖直状如算子的均匀排列。根本的原因在于,小篆早已脱离实用书体,学习篆刻却不学习篆书,只偶尔因为刻印需要书写一下缪篆,甚至连毛笔都不需要,直接拿支铅笔直尺横竖描摹印文。这样创作的印章自然会变得毫无生趣僵化呆板。
对篆书的变化缺乏掌握,对缪篆结体的错误认知盲目奉行,只看到缪篆的平正,却没有秦汉工匠们日常使用篆书的经验与能力,如何能在缪篆中表现出变化与韵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囿于皮毛而不敢逾越,这也是学习者永远无法超越创造者的原因所在。
这一欣赏鉴别方法,可以排除大部分优秀以下的印章作品。
《活水亭观书有感》
南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