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数到云山第几重,草书、朱文印,佚居自大同蛙井

 

https://img10.artimg.net/public/write/jpg/202106/01cb4c657cda6916bd9b62bd6a9f07bb/01cb4c657cda6916bd9b62bd6a9f07bb.jpg

数到云山第几重,草书、朱文印

 

 

   内卷,并不是新事物,如同干一行灭一行的制造业,人情化严重的管理组织,闭关锁国夜郎自大的大清朝,困守思维定式的围城,互相模仿、互相排挤践踏。能够造成的疯狂与绝望,碎裂三观与人性的效果,足以让人心惊。

   究其根源,只是集体无知的困境,是人为制造的密室求生与老鼠乌托邦实验,被预设的逻辑悖论画地为牢而已。简单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不破不立,打破局限开拓蓝海,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求发展,而不是在有限的资源上互相啃食、疯狂撕咬。


 

    艺术进步的幻灭开始于近代欧洲,对艺术的认知没有进步与深度的情况下,妄图超越、追逐名利、为创新而创新,只会产生怀疑、否定、虚无、似是而非的东西,随着西方的文化渗透与金融扩张,误导了青年,也鼓动了破坏与贪婪。

   许多西方作者自己都不敢称为艺术的东西,被捧臭脚的、炒作的、割韭菜的、狐假虎威的、无知无畏的形形色色人群,奉为圭臬、依作旗帜,赖此招摇撞骗流毒匪浅。


 

   衣食不愁受人供养的一小群人,既没有内在的创作动力,又没有对艺术更深入的理解与建树。小酒、盏茶、小楼、小圈子,大搞精英主义,用精致的瓶子,很有仪式感地将一滩死水装了起来。与社会实际脱离,嗯,根本就瞧不上,成功做到了自绝于天下。所谓创作,就是在固有的技法里左支右绌,赶鸭子上架式地创新,奇怪的东西便就产生了。

   在这样的氛围下,书法篆刻突然就有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如此多的专门从事的专家来,如同来到大观园的刘姥姥,对自己的家底没有足够认识,还要学起其它艺术门类的主子做派,画地为牢裂土分疆大搞形式主义,你做的奇怪,我比你还奇怪,你躺着写,我斜着来,你能吼,我会射,这算内卷还是幻灭。

 

 

 

《遣兴

宋·李吕

 

丈夫各自有立志,或出或处非一途。

主父直须食五鼎,渊明元只爱吾庐。

佚居自大同蛙井,巧进贪前乃盗窬。

顾我蹉跎未忘学,肯将身世较盈虚。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