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青花釉里红创烧于元,由于青花与釉里红二者呈色温度交集很小,而且釉里红的呈色剂氧化铜极易挥发,因此自创烧之初,青花釉里红器物就极难烧造成功,成品率极低,在明代中晚期甚至几近绝迹。到了康熙朝,青花釉里红的烧造才又一次出现,康熙四十四年,江西巡抚郎廷极开始督理景德镇窑务,在他的主持之下,伴随着“郎窑红”、“豇豆红”等高温铜红釉的烧造成功,青花釉里红的烧造技术终于日臻成熟。
蒜头瓶,明清时期景德镇窑常见的一种瓶式之一,仿自汉代青铜蒜头壶,长颈,削肩,圆腹,圈足,瓶口似蒜头而得名。状如蒜头而颈略长,亦可称之为虎爪瓶。瓷制蒜头瓶始烧于宋代,流行于明清,以景德镇窑制品为多见,品种有青花、五彩、洒蓝描金等。明代万历时期广为流行且烧造较多,此期蒜头瓶,但器形高大,以青花五彩为多见。清代蒜头瓶的器形趋于轻盈秀美。
明代第二位皇帝为建文帝,作为明代历史上的一个悲情皇帝,那段历史已经是众所周知。仅在位四年时间,被其四皇叔以清君侧为由赶下皇位。建文帝也是历史上一大谜团,所以建文期间有无瓷器也是各大专家争论不已的话题。单据史料记载,每位皇帝上位都会命人烧造大批瓷器,从未间断。所以建文时期的瓷器是存在的,只是数量极少,保存不易,所以很难见到!
建文瓷器延续了洪武时期的时代特征,以青花釉里红为主题,但又加入了自己的想法。青花釉里红是以氧化铜和钴料为呈色剂,两者温度皆有相差。所以有人说,十窑难出一窑,千件难得一件的说法,可见青花釉里红的难得之处。
此件青花釉里红云龙纹蒜头瓶,外壁青花釉里红相互交织,呈山峦叠翠的即视感。中心龙纹作腾飞之状,周边祥云环绕。寓意腾飞九州,翱翔于天际之上。也与建文帝上位之后以雷霆手段削潘,想天下尽在建文帝之手的性格相符合。胎壁厚重,延续了洪武时期的大气磅礴之势,瓶身书有竖款:“大明建文年制”六字楷书款。
规格: 高度:50cm 口径:6.4cm 底径:15.5cm 大明建文年制款
本瓶外壁以青花绘云纹,层次深浅清晰;龙纹发色素雅。造型俊雅秀逸,线条柔美起伏,尽见迤逦之姿,通体釉里红自然,匀净莹亮,细腻肥润,釉色青白,静穆古雅,胎骨细薄坚致,龙身雄健壮硕,青花点睛,富有生气;爪牙锋利,作腾空盘旋状,海浪中口吐天浆,气势磅礴,在满瓶云纹的衬托下更具豪壮,反映出制瓷绘画技术的高超水平,为不多见的佳作。
此件青花釉里红云龙纹蒜头瓶无论是在烧造温度上的控制,还是在历史留下见证,这件藏品都极具收藏价值!能够保存至今,更是对历史最好的见证者。是件难得可贵的千件难遇的上成佳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