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
摹削,行书、白文印
《孟子》: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现在能用手机画圆了,还一定要用规矩吗?是孟子错了,还是手机错了?
时代不同了,规矩是用来画圆的,不是为了用规矩而规矩,既然能用更好的办法画圆,还要固守老规矩不放,若只是自己誓于这艘破船共沉没也就罢了,还要鼓吹与绑架所有人一起反智到死,就说不过去啦。
《三字经》: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
童蒙初学,当然应当分条析理由浅入深,便于学习掌握。掌握而后呢?如果一辈子念念不忘学习时候的条款顺序,一味死守法条、逻辑与辩论的输赢,却不知维护公序良俗社会正气,刻舟求剑缘木求鱼,不就成了俗话说的书呆子,读死书、死读书。
白石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不肖子,只道是描红双勾紧随祖宗脚印,不敢越雷池半步,以为这样才算是做好了孝子贤孙,洽洽却成了硁硁然小人哉。
前人已经做到的事情,哪里还需要其它人有口无心地和尚念经重复饶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才是对前辈先贤的最好告祭。
教条主义害死人,“许多专门从书本规矩上讨生活的会员、专家、教授之类,安于现状,不求甚解,空洞乐观,饱食终日,坐在里面打瞌睡,对人讲话一向是那几句老生常谈,使人厌听。”
诗歌圈子总是有人讲平仄格律,殊不知太白从来不将格律放在心上,唐以前的历代名篇难不成全是不及格?
纠结于规矩之内出不来,甚至举着规矩大棒乱挥舞的,要么尚在初学,要么就是武大郎开店,还要找个口实由头罢了。
石涛题《黄山图》: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言: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画语录》:古人未立法之前,不知古人法何法;古人既立法之后,便不容今人出古法。千百年来,遂使今之人不能出一头地也。
吴昌硕用钉子也能刻印,尝对人说:我只晓得用劲刻,种种刀法方式,没有的。
《南园十三首·其六》
唐·李贺
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
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
欢迎关注公众号:中流治印,获得免费印章设计。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或[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