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美文欣赏_----千古杏花村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晚唐诗人杜牧的一首千古绝唱,使得杏花村名满天下、名垂千秋。但诗人笔下的杏花村究竟位于何处?村貌如何?又有着哪些丰富的内涵?是清人郎遂给出了答案。

       郎遂,杏花村人。其祖先郎文韶是宋末池州郡丞,元人入池州,郎文韶即在城之西郊杏花村筑“焕园”隐居。自此繁衍支系,聚族而居,使郎氏成为当时池州城居民中一个庞大的姓氏。郎遂出生于清顺治11年(1654),20岁开始专注于编纂《杏花村志》,历经11年之艰辛,完成了池州又一名垂千古的宏大工程。

     《杏花村志》搜集了大量史料,详细记述了杏花村的历史、名胜、建置、人物等。特别记述古迹70余处,收集自唐至清诗人题咏杏花村的诗歌200余首。将杏花村的山川形势及名胜古迹分布汇成总图置于卷首,并将杏花村区域内的自然风景分为12景,即:平天春涨、白浦荷风、西湘烟雨、茶田麦浪、三台夕照、栖云松月、黄公酒垆、铁佛禅林、昭明书院、杜坞渔歌、桑柘丹枫、梅州晓雪。

       《杏花村志》的问世,被世人誉为“开编纂村志之先河”,清雍正年间,被编入钦定《四库全书》。更重要的是为后人复建杏花村古迹、再现杏花村美景、弘扬杏花村文化奠定了历史基础,提供了原始依据。

        2001年初,池州地改市。在修编城市规划时,池州市就把“秀山门外杏花村”纳入到城市规划中。

        ——复建“秀山门”。

  ——在“秀山门”外的西门大转盘中间塑造大型雕塑——《诗酒魂》(巨大的酒樽三个面上凸现杜牧春游、牧童遥指、黄公酿酒三组雕像)。雕塑以西至十里岗修建杏花大道,道路两旁植杏树以作行道树。并把“杏花”确定为市花。

        —— 招商引资,在《诗酒魂》东南侧,紧临白洋河建设了以“黄公酿酒陈列馆”、“古代酿酒坊”为主要内容,辅之以古戏台、廊坊、荷花池等相关配套设施,融参观、酿酒、文化演出、餐饮、休闲为一体的“黄公洒垆”。现已成为池州城区最具特色的餐饮文化的代表和杏花村最具特色的民宿。

         依据《杏花村志》的记述,挖掘、搜集了大量文物,在白洋河南岸建设了以杏花村古村落遗迹为主要内容的杏花村风景区,并被授予国家4A级风景区的称号。紧临风景区开发建设了凸显唐风古韵的商业街——杏花村坊。

           ——佛教界经批准恢复建设了“铁佛禅寺”。

             ——政府在杏花村12景中“三台夕照”的三台山投资兴建了“三台山公园”……

     继而,市政府又把城西十里岗5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规划建设为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于一体的“杏花村文化园”    。

        文化园充分利用秋浦河老河道及周边河汊形成的河流、湿地、山丘岗地等独有的自然环境,重塑生态!

        ——山丘上规划建设杏、梅、枫、竹、茶、樱、桃等园林。

       ——岗地上种植玫瑰、菊花、芍药、郁金香、月季等花卉和蔬菜瓜果。

        ——山坳里的梯田则按照一稻一油的茬口安排种植水稻和油菜。

        ——古河道末梢、两旁及河汊建湿地,植荷花、芦苇;挖鱼塘,养鱼,放养菱角等水生植物。

        好一派田园风光!

      文化园还按照《杏花村志》的记载,恢复建设了富有经典意义的“焕园”、“窥园”、“憩园”和“西湘桥”、“十里桥”、香泉井、“醍湖草堂”、“清凉境”、外厄泉等古迹。《杏花村志》中记述的“白浦荷风”、“梅洲晓雪”、“杜坞渔歌”等景点也以崭新的姿态在园中呈现。


        “牧之楼”、“文选楼”、“唐茶村落”、“杏花村民俗文化馆”等建筑,彰显着唐风古韵,“诉说”着杜牧与池州、杜牧与杏花村,昭明太子与贵池、昭明太子与书院,;“诉说”着杏花村里千百年来的故事。

        在这里,你可以沉浸在“杜坞渔歌”里,凭眺秋浦河烟波浩渺,水天一色的壮观景象,也可以沐浴在“西湘烟雨”中,体会杏花溪溪水潺潺、鱼翔浅底的诗情画意;既可领略到古树参天,茂密丛林、“桑柘丹枫”和茫茫竹海的粗犷,更能感受到团团花海、鸟语欢歌、“茶田麦浪”、瓜果飘香、“白浦荷风”、和“栖云松月”的妩媚。

         ………

  如今的杏花村,已不仅仅是诗人笔下和《杏花村志》里记载的一个小小村落。她是浸润千年的文化!无论是展示古遗迹的4A级杏花村风景区,还是重点突出生态再造,重现杏花村十二景和农耕文化、江南民俗文化的杏花村文化园,还有三台山、黄公酒垆、铁佛禅寺等等,都是杏花村文化的重要符号! 都是杏花诗魂的再现!

          自秀山门外,到杏花村风景区,到杏花村文化园,处处都是醉人的风光。无论你徜徉在鲜花簇拥的大道上,还是漫步在茂密丛林掩映的小路间,无论品茗于茶庄,还是饮酒于酒肆,都会陶醉于其间而留连忘返!

        这就是诗歌的力量!

        这就是村志的力量!

        这更是杏花村文化的魅力!

        杏花村,这个古老的名字,将永远伴随着诗与志,在千载诗人地的池州闪烁着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山水文化的光茫!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