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传送带”特展
——太原艺术博物馆展品展示新探索
王亚中
我们生活的时代,已完全进了一种“光速”空间,无论是信息的交织“光速”碰撞,还是生存物质的欲望实现,都进入了加速度的空间。做为艺术的载体或储存的段落实体展示,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可能。艺术博物馆做为一个艺术品的“暂住”空间,或做为展示之后的艺术品“留守”,都显示出一种与光速信息文化浏览,或大站式停留的高铁状态。时代造就了新趋向,而并行或超越的艺术品品赏模式,也在一种过去的顿化模式中更新。太原艺术博物馆的展品新展示模式,也突显了一种适应或探索着新时代审视观赏要求,即由个展或群展的助推,或为个展的阶段性审视区间先行,而后导引出另一区间展品的介入,为前一个展的审美疲劳,介入另一逆向审视版块,或强化前个展的审视重心延续,逐渐在新作品的介入推动下,而形成另一群展状态,使每个不同的审视版块,将单一的个展惯性僵化性消解,之后也在另一个展品的量能助推下,成为又一合成展。循环往复,无缝对接,格式与审美版块,在一种节奏中流转。通俗的讲,就像民俗中的“流水席”,而非传统酒店的包间大餐。太原艺术博物馆探索推出这一艺术展示新模式,也改变了一展一看的旧式观赏,使观者在流动中,体验重点与多风格的艺术品互换,并观,在比较中使审视艺术品,叠加了内容与形式观赏的丰富性和选择性,也在新作品介入中,让观者有了比较与变异的角度品赏。目前,太原艺术博物馆,由之前展出的,当代艺术家武海龙《状态》个展,与近期介入的当代观念艺术家,刘太云的作品《重新编号系列》,形成双人展,并与近日介入的艺术家张宝评《异空》作品,形成三人展,或逐渐变化为群展,反向秩序顺延循环变化,也在作品介入时的多元风格互补。“艺术传送带”展示新模式,将艺术的固化式观赏,或一种个展态度作品,变为流动式,对话式,或讨论式并行观赏模式,将展品“搬迁固化状态观赏”,转型成“艺术传送带助推式”,她是一场艺术品展馆展示的一次新的尝试与探索,此模式的推出,也许将会使展馆展示,与时代和时代人审视要求的一次大融合,将展馆展示,变成与当代艺术无边际的艺术作品空间生长模式,也许将过去与未来的艺术变化特质,融入大众的视觉大餐中变迁与升华,也许单一馆藏展示,并联在地区或更多的展馆传送带中,进而生成艺品展示的链接大空间,将地区艺术品展示的约束性,推为分解圆心的光速落地传播。
武海龙作品欣赏
刘太云作品欣赏
张宝评作品欣赏
太原艺术博物馆常年免费开放
诚邀您共赴艺术之约!
开馆时间:周二至周日9:30——17:30
(17: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地址:太原市尖草坪区北中环桥东龙湾写意园区
(高德或百度输入龙湾写意东门)
联系电话:13734034946
邮箱:2007lwmsg@163.com
特别声明:本文为艺术头条自媒体平台“艺术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艺术头条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