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分享图

写南风陶缘•金花

  金花是我帮她起的名字,她的真正全名是金生花,我告诉她金花的许多故事,比如她是中国某部电影中的主角;比如金花是更为吉利的名字,以前我直叫她金花,她一定要我加一个“生”字,后来习惯了,后来她向中国朋友介绍自己就叫金花。

  去年韩国的陶艺家朋友介绍一位美女陶艺家来南风古灶学习创作,由于时间太急,我只得把她安排在我的工作室暂住,并借给她一间工作室。刚开始来到石湾,几乎每天出外吃饭,身边的朋友轮流请这位韩国美女吃大餐,初初开心,后来她有些不自在了,来了一个月,几乎没有工作,后来我有意进行了“保护”,朋友们都戏称我把金花“收藏”起来了,实不知我有苦难言。

  后来她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几天时间把工作室摆满了作品。她的基本功非常好,在韩国最好的艺术大学宏益大学读完了硕士,又来中国清华大学读完了硕士,但她一直很谦虚,从来不直呼我的名字,后面一定要加上老师。在韩国的利川国际双年展上我见过她的作品,印象很深,是韩国新生代具像陶艺的代表,其作品已基本形成了风格。来石湾之后她的作品多创作有关中国的奇异生活和梦境,但还是以对人与人,男人与女人的社会角色和关系作为表现的主要题材,后来参照石湾瓦脊公仔她又创作日韩战争方面的大型壁画。

  从外貌而言她并不是太韩国,有时她不出声更容易把她判断成“北方人”,当然,除了她特别的笑容、嘴角上翘夸张有点卡通,还有她只有高丽参养育雪白的肌肤。因为她流利的普通话,使我们与她交往中忘记了她的身份,但金花毕竟是外国人,比如她的金钱观,她是把自己前几年的收入,以及现在生活工作的费用一起核算的,觉得自己的钱还够生活几年,这几年中就不再考虑钱的事,专心创作;比如她的国家观,既使在闲谈之中也不能有损韩国的立场,她会跟你“生气”;比如她不懂世故,她会拒绝你觉得人情应该的应酬。当然她并不是不懂礼貌,每次回韩国,她一定要给身边的朋友带上大大小小的礼物;她也常常为身边的朋友免费帮助感到不安。当然她还是艺术家,她有艺术家的共同的毛病,她会忘记重要的预约,哪怕生意。她也会经常把自己关在工作室里好几天,她也在乎但并不太会处理自己的感情问题,她经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石湾是我的老公,作品是我的孩子”。很多人怎么也想不通,这么个韩国大美女怎么没人来排队呢?我们不是哈韩吗?

  上月底我在北京索家村艺术区另一位韩国艺术家的工作室见到她,我看得出她在北京有某种精神的归属和喜悦,我突然觉得她在北京有更多的精神牵挂,换位到她在石湾生活的情景,我突然觉得有几分凄凉,也凭生了几分歉疚,我在想她并不是我想象中那样希望孤独,她的独处弹出着些微的无赖?也许是我又患了中国人对外国人多余的担心,是否我们对她真的关心不够?

  不管怎么说金花在南风古灶创作半年的计划已经延长了快一年了,好象至今我还没有感觉她要离开的意思,我不敢断言她“热爱这片土地”,但我觉得她有某种轻松,也许这正是她在韩国缺少的某种自在。

作者:魏华

是否打开艺术头条阅读全文?

取消打开
打开APP 查看更多精彩
该内容收录进ArtBase内容版

    大家都在看

    打开艺术头条 查看更多热度榜

    更多推荐

    评论

    我要说两句

    相关商品

    分享到微信,

    请点击右上角。

    再选择[发送朋友]

    [分享到朋友圈]

    已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点击右上角

    选择在浏览器中打开

    最快最全的艺术热点资讯

    实时海量的艺术信息

      让你全方位了解艺术市场动态

    未安装 艺术头条客户端

    去下载

    Artbase入口

    /